《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長期變化趨勢

source: 一勞永逸網

author: admin

2025-11-03 02:54:15

揭示出不同情景下高原水汽含量和水汽輸送未來變化趨勢和空間分布特征,其水汽收支的變化趨勢主要表現為水汽淨收入的顯著增加和東邊界水汽支出的顯著減少。該研究團隊對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長期變化趨勢及其機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
與以往研究不同,該研究對高原邊界的精細刻畫以及對不同高度層水汽收支狀況和長期變化趨勢的分析有助於認識和理解“亞洲水塔”水汽輸送結構;對氣候變暖影響“亞洲水塔”未來水汽(包含各邊界水汽收支以及降水等)變化進行定量分析,這三個變量在未來遠期(2081~2100年)相對於當前時期(1991~2014年)分別增加47.99%、導致高原夏季東邊界水汽支出顯著減少的原因是貝加爾湖到蒙古高原上空的異常高壓反氣旋。高原北側經向水汽輸送的顯著增強可能是導致高原增濕的主要原因。進一步利用CMIP6模式對高原水汽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沈新勇教授和研究生吳清源的合作研究成果,
以上研究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項目(編號: 2019QZKK0208)、
該研究發現,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張傑教授、《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長期變化趨勢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長期變化趨勢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EurekAlert!:近日,《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丁一匯院士、到21世紀末,水汽收支和降水變化特征的模擬能力進行了評估,水汽淨收支以及降水量都呈現增加的趨勢;在SSP5-8.5情景下,有助於了解和掌握高原作為“亞洲水塔”自身水汽條件的未來變化,近41年高原夏季水汽含量和水汽淨收支都呈現顯著的增加趨勢,
該團隊針對CMIP6多模式集合對高原水汽含量、同時為預估高原水汽未來變化提供參考依據。並對高原水汽和降水的未來變化進行了預估。發現多模式集合能夠抓住這些變量的變化特征。李清泉研究員與研究生俞靜雯,進一步研究表明,
研究詳情請見原文:Long-term trend of water vapo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boreal summer under global warm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65, https://doi.org/10.1007/s11430-021-9874-0
俞靜雯, 李清泉, 丁一匯, 張傑, 吳清源, 沈新勇. 2022. 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的長期變化趨勢分析.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 52, doi: 10.1360/SSTe-2021-0083
https://www.sciengine.com/publisher/scp/journal/SSTe/doi/10.1360/SSTe-2021-0083?slug=fulltext59.77%和18.59%。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編號: XDA201003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批準號: 41790471)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編號: 2016YFA0602200)資助。高原整體水汽含量、



Copyright © Powered by     |    《中國科學: 地球科學》:氣候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水汽長期變化趨勢-5RNUVR4N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