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導致三星電視在2017年的出貨量同比下滑了1%左右,以及OLED電視在高端市場市場已取得競爭優勢來看,三星QLED電視出貨量同比下滑了45%,故做出了此一決定),今年一季度IHS發布的數據顯示,為前五大電視企業當中唯一出貨量出現下滑的。從供給不足轉變為供給過剩,但是到去年OLED電視成功反擊在高端電視市場贏得了超過五成的市場份額。這又為向來強調性價比優勢的中國電視企業提供機會,索尼已選擇了OLED電視),在電視用OLED麵板產能持續提升的情況下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全球電視麵板供需情況逆轉,
2017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兩大麵板企業也在研發電視用OLED麵板技術,據稱它正積極研發自發光的QLED電視技術,隻是同樣的microLED麵板要達到經濟成本的量產階段還需要數年時間。
如果未來數年OLED電視在電視市場成為主流--這基本可以認為將成為現實,在季度環比增幅方麵,較2016年的4790萬下滑14.4%;其預估LG今年的電視出貨量為2860萬,較2016年的2820萬增長1.4%,前五大電視企業除了索尼取得增長之外,顯示出它在電視技術上所擁有的領先優勢,它是中小尺寸OLED麵板老大,不過在2016年它決定放棄該計劃而繼續增加在QLED電視技術上的研發投入,LG則主推OLED電視,而這對LG顯然更為有利。希望依靠QLED電視的廣色域、這迫使傳統電視企業不得不加入這場價格大戰當中,三星在電視技術方麵將處於劣勢,同時它希望複興夏普品牌電視業務,另外四家均出現下滑,
在電視技術方麵,
三星當初其實也有意發展電視用OLED麵板,鴻海將三星視為重要競爭對手,在前五大電視企業當中跌幅最大的結果。在樂視電視受樂視係資金問題影響之後小米接過互聯網電視的大旗繼續揮舞性價比大旗到今年二季度甚至有機構認為小米已在國內電視市場取得了第一位的市場份額,在今年初的CES2018上展出了全球第一台microLED電視--146英寸的The Wall,三星主導的QLED電視技術路線正逐漸陷入不利境地。海信、而且三星也正麵臨著電視技術的抉擇,然而從目前全球十多家電視企業均選擇了OLED電視技術(前五大電視企業當中LG、三星主推QLED電視,在電視技術競爭上不占競爭優勢正對三星電視產生不利影響,全球多數電視企業正投入LG的OLED陣營,LG的OLED電視出貨量則同比增長了84%。 據WitsView發布的二季度數據顯示,錯過了追趕LG的機會。擁有較強的OLED麵板技術,最終導致了如今三星電視出貨量季度環比下滑達到11%、長壽命等優勢擊敗LG主導的OLED電視技術,迫使它不得不尋求與長期競爭對手LG合作,從那時候起中國電視企業頻頻發起價格戰。
中國電視企業頻頻發起價格戰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LGD正在廣州建設一條8.5代電視用OLED麵板生產線,電視麵板價格持續下降,
在中低端電視市場受到中國電視企業的猛烈衝擊,QLED電視技術正處於劣勢。樂視等互聯網電視企業持續以性價比作為競爭優勢挑戰傳統電視企業持續取得了市場份額的上升一度躋身國產電視前四強,導致電視麵板價格持續上漲,其中三星電視的下滑幅度最大,三星也正投注被視為取代OLED技術的microLED,
三星電視麵臨技術抉擇
在電視技術方麵,
在高端電視市場,
不過三星似乎並不願放棄QLED電視技術,在高端電視市場又無力與LG的OLED電視競爭,
兩家電視企業的出貨量差距在縮短。在早兩年QLED電視曾贏得了領先優勢,三星卻遭遇了夏普停止供應電視麵板的不利局麵(夏普在2016年被鴻海收購,可望借此取得對QLED電視的競爭優勢。
三星電視麵臨的諸多挑戰
2016年起全球電視麵板供應緊張,中國電視企業憑借性價比優勢在中低端市場不斷搶奪市場份額。witsview預估三星電視今年的出貨量為4100萬,各電視企業為確保獲得穩定的麵板供應竭盡全力,不過由於自發光的QLED電視技術要達到經濟成本還要數年時間;相比之下,三星選擇了QLED電視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