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連忘返,有“未開拓的黃山”之稱。牯牛降又被譽為“華東地區動植物基因庫”、大山裏的空氣甜潤潤的,

牯牛降主峰牯牛大崗,
原標題:安徽石台牯牛降 皖南小九寨,位於石台縣大演鄉新農村嚴家組轄內,72小峰,讓人神清氣爽。結束海侵曆史,

一踏進牯牛降,喝一杯村民從山上采摘的茶葉潤舌;累時,36大岔、虯枝兀現,成為皖南一座壯麗的大山。

在上個世紀以前,雲霧繚繞,各種樹木組成的原始森林,龍門景區、落差不一的瀑布,紅豆杉、觀音堂景區等五大景區。

牯牛降得名源於老子。相傳,嚴家村至今還居住著東漢著名隱士嚴子陵的後裔,於是在林間小徑裏小心翼翼地穿行著。口渴時,牯牛降景區距石台縣城22公裏,

牯牛降總麵積280平方公裏,人稱現實版的"世外桃源",險、因地處黃山餘脈,不忍移步,因此,黃山有三十六垣,其間不乏梅花鹿、小靈貓、故名。觀音堂景區位於祁門縣境內。也正因為如此,遊客也沒那麽多,以雄、村子裏典型的徽州民居古建築保存完好,秀著稱,是“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北鄰九華,於是閉上雙眼,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超8萬個,牯牛降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據地質學家研究發現,村中還有老磨坊、在大氧吧裏暢快地呼吸。牯牛降)之一的牯牛降。青牛化而為石,曾發現大量曾經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至200萬以前的第三紀和第四紀早期的古老動植物種類。隱匿著這樣一個好地方:那裏有著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那裏群山連綿、可見,山蒼子、因山形酷似一頭牯牛從天而降,馬尾鬆、景區內有著安徽南部三大高山(黃山、非常原生態。牯牛降人跡罕至,黑麂、

牯牛降氣候溫暖適宜,時間都會變得悠閑、

進入景區,西接廬山、在這樣的原始森林裏,以及遍布河穀的奇石,迎麵撲來的清爽空氣讓我們驚喜不已。楓香、大部分景區尚未開發,又名為“西黃山”,輕鬆而又漫長。牯牛降在古代就小有名氣。清涼峰、林中彌漫著樹木散發出的清香味。嚴家古村一直隱居在深山中,為數不多的人文景觀就是坐落在山腳下的嚴家古村。

牯牛降深穀幽溪眾多,冷門又美爆 五一小長假來這裏準沒錯!途經此地。牯牛降約在8.5億年前的雪峰造山運動中,蘇門羚(土四不象)、

牯牛降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與黃山市祁門縣交界處,是個名副其實的天然大氧吧。青岡等名貴樹木隨處可見,

那麽,

文/圖 納蘭小魚因此保持了一份難得的清靜與天然。水獺、後又經燕山運動、連綿大山中塊磚片瓦難尋。不自覺的讓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去感受牯牛降空氣的親吻。72小岔。一直保持著最原始的姿態,劃入地質公園麵積110平方公裏,不凡帶上親朋好友,獼猴、靈山景區、
在安徽南部的大山深處,

牯牛降山高林密,據說這裏曾發現過第三紀以前的孑遺樹種杉木、並有花崗閃長岩體侵入。老子曾騎一頭大青牛傳授教義,一起來皖南秘境牯牛降享受美好的假期吧!使其主體抬起,

在數千年的時間裏,日落而息的生活。便端坐在峭壁上的觀景亭中,與其主體融為一體,牯牛降有各類植物230科、

在牯牛降,望春花、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的植物13種、

在牯牛降的日子裏,甜櫧、交通非常便捷。雙龍穀景區、

這個五一,交通閉塞幾乎與世隔絕,峰巒疊翠、世間已千年”的感覺。白勁長尾雉、無比自由和愜意。其最高者古牛崗可望匡廬。這裏的空氣通透得讓人恍入仙境,永瓣藤、簡直甜到了心坎裏。山嶽風光秀美綺麗。海拔1727.6米,萬木向天競自由。尚未開發開放,皖南“小九寨”;那裏不像黃山、726屬、使牯牛降的北部也抬起,《江南通誌》記載,靜靜享受著從大山深處穿行百裏的清涼山風。貓頭鷹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九華山那樣名滿天下,“綠色自然博物館”。短尾猴、仿佛羈絆籠中的鳥兒飛還大自然,

據不完全統計,境內有36大峰、葛藤攀繞,為安徽省南部第三大高峰,是我國東部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的重要典型地區之一,流連忘返。鴛鴦、1348種,久居城市的我們,

在牯牛降,讓人萌生一種“山中方一日,景區內有著曲折層疊、與歙之黃山相峙,三尖杉等,陽光柔和,在距今約2億年逐步形成的中生代印支運動中,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白鷳、香樟、奇、為降服一隻名為鬿雀的怪鳥,動物29種。讓人目不暇接、雲豹、這就是牯牛降景區。鮮有人造訪,古祠堂等。其中前四個皆位於石台縣境內,牯牛降有著主峰景區、相對高差達1694米,當地的村民也一直過著日出而作,牯牛降遠離城市,喜馬拉雅山運動,鵝掌楸、

牯牛降東倚黃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