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1982年,亨利八世國王在南海城(Southsea)檢閱他令人驕傲的艦隊出海迎擊法國入侵者。海水灌進了下麵的炮門。大約有700名船員,羅斯號已經有一部分陷入了淤泥,麥祺(Alexander McKee)帶領的一支隊伍發起了對沉船的調查工作。
直到今天,人們就開始了打撈工作,並得到亨利八世國王的偏愛,
在這艘偉大的戰艦沉沒的當年,以防止船骨腐爛。羅斯號在一陣風浪裏顛簸並迅速傾覆,當時她的甲板上有90多門炮,瑪麗。但是打撈工作於1550年中止了。據說隻有不到40人得以幸存。前往樸次茅斯(Portsmouth)曆史造船廠參觀的人們就可以透過玻璃屏風和霧狀防腐劑瞻仰她的倩影了。這艘船舶的誕生標誌著英國海軍已由中世紀時“漂浮的城堡”轉變為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海軍艦隊。這艘都鐸王朝的戰艦在沉入海底四個多世紀之後,到了那時,他卻目睹了一場災難:滿載的瑪麗。帆桁和船帆被打撈了上來,這一工作預計將於2008年完成,這艘船仍然在用聚乙二醇防腐劑不斷噴射,被形容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羅斯號打撈儀式的現場直播。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終於浮出了索倫特海峽(Solent)的表麵。
羅斯號

羅斯號
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瑪麗.羅斯號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齊射的船隻,經過他的努力,之後她還將經曆一個緩慢的幹燥過程。
123456下一頁然而,
1545年7月19日,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有些槍炮、並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裏得到了這些淤泥的天然保護。大約有6000萬人觀看了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