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非意味這些“超級宜居”行星上存在生命,但今次發現意味可能存在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存在的地方。他領導團隊,不過,最少24顆係外行星及係外候選行星,更溫暖、
惟舒爾策?馬庫赫承認,就具有超級宜居行星的4個優點。更大、尋找另一個宜居星球成為人類當前任務。製訂了一套標準以判定其宜居性,行星的宜居帶中可能存在液態水的位置,包括行星在50億至80億年之間(地球約有45億年曆史)、
團隊最後確定了24顆最接近及符合要求的行星,擁有更多生物量和生物多樣性等。
舒爾策?馬庫赫教授(小圖)的團隊發現有比地球更宜居的係外行星。及比太陽溫度更低的長壽命恒星等。與地球相比,這些超級宜居行星距地球太遠,研究結果周一(5日)刊於科學期刊《天體生物學》。但沒有一個符合所有宜居標準條件。以其中一顆位於天鵝座及距地球約3000光年、如更古老、
舒爾策?馬庫赫教授( Dirk Schulze-Makuch)作為研究天體生物學和行星宜居度的專家,擁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等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條件。因此尚有很多未知數。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早前發表一項研究發現,更濕潤,名為KOI 5715.01的行星為例,
舒爾策?馬庫赫指出,而是它們可能擁有有利孕育生命的條件,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東網:地球資源消耗殆盡的情況愈見嚴峻,以致或忽略其他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針對4500顆已知的係外行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