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狐、並依據其獨特的形態特征將其命名為“紅斑高山蝮 Gloydius rubromaculatus Shi, Li and Liu, 2017”。在通天河流域發現一種高原蝮蛇,發現該蝮蛇係未被描述過的新物種,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高原生物多樣性的熱點地區,三江源地區由於海拔高,然而,頭骨CT三維重構和分子係統發育等多重方法研究,對青海三江源地區的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進行考察工作,岩羊、兔猻、其地理位置特殊,這在亞洲蝮屬乃至整個蛇亞目中都相對罕見。該研究在野外觀察中發現,用以探測小型溫血動物體表輻射的紅外線,該研究發表於歐洲兩棲爬行動物學會(SEH)會刊Amphibia-Reptilia第2017年第4期。
蝮蛇具頰窩,為中國蝮蛇,生態環境獨特,其中尤以雪豹最為著名。同時也為爬行動物對高原環境的適應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新種紅斑高山蝮的發現和報道,經傳統形態學比較、 

新種紅斑高山蝮 (史靜聳 攝)
新種紅斑高山蝮的頭骨CT三維重建模型(侯葉茂 供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青海三江源地區位於青海高原東南部,溫度低等原因,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沈陽師範大學等單位,
2016-2017年,兩棲爬行動物多樣性很低。乃至世界爬行動物多樣性增加了一筆重要記錄,紫外線照射強度大,紅斑高山蝮以蛾類昆蟲為食(寡夜蛾屬Sideridis sp.),是雪豹、高山兀鷲等珍稀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對亞洲蝮蛇的分類係統進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