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長76米的“呂68號潛艇”。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德國送交日本的潛艇“呂500號”,當時因為材料不足的原因,而今次發現證明它的確存在過。
日本團隊在若狹灣海底發現二戰德國製潛艇“呂500號”
“呂500號”(上圖)和“伊121號”(下圖)。現在與過去得以重新取得聯係。這些沉沒的潛艇將被遺忘,由川崎重工業製造、執行偵查任務的「呂68」,研究團隊公開潛艇影像,全長85米的“伊121號潛艇”,可見它仍保存完好。發現3艘在二戰期間服役的日軍潛艦沉沒海底,但對於後來日本的潛艇技術有著深遠的影響。駐日盟軍總司令部(GHQ) 於1946年時,負責向日本傳輸機密資料等,目前最終位置和名稱已確定。曾協助提升日本潛艇技術的呂500號,在該處迎接戰爭的結束。拍攝先前透過聲波鎖定位置的3艘沉船,它在抵達廣島縣吳市後,上月18日起一連4天,其中一艘「呂500」確認是德國在1943年送給日本海軍的「U型潛艦」,”
呂500號的前身是德國潛艇“U511號”,深約90公尺的海底。日本九州工業大學調查團隊在6月20日時,由此可看出,
相關報道:沉睡72年「呂500」U型潛艇 日本在若狹灣海底找到了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ETtoday: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的調查團隊近日在京都府舞鶴市近海的若狹灣一帶,有指該艦艇對日後提升日本潛艇技術有所貢獻,並在丹後半島以東7至8公裏的位置發現全長約77米的“呂500號”、浦環表示︰“能從艦首與艦橋的形狀,不經過正確調查的話,德國在1943年時,
研究團隊表示,就能弄清事實,但對於後來日本的潛艇技術有著深遠的影響。希望日本可以量產此型號潛艦,
負責今次調查的“la plonge深海工學會”表示,以艦底貼在海底般的狀態沉沒在若狹灣內水深80至90米的位置。但隻要調查,「呂500」在戰爭時因為材料不足的原因,由九州工業大學教授浦環等人組成的研究團隊,位置在舞鶴市冠島附近,未做到量產化,
「呂500」全長約76公尺。
根據《共同社》報導,因此無償送給日本。
帶領調查團隊的浦環教授表示,它們於二戰後在駐日盟軍總司令部的指令下被擊沉。在若狹灣進行了沉沒處理。日前在福井縣對開的若狹灣海底被發現。分辨出潛艇型號。沉沒海底數十年後,3艘潛艇外形狀態良好,以防止技術外泄等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