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活躍的甲烷泄漏。甲烷釋放地並沒有位於海水溫度顯著增加的地區,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確認,
《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首次在南極洲海底發現活躍的甲烷泄漏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海底火山的渣錐已成為溫室氣體的來源。
通常,能夠消耗甲烷的細菌僅占釋放到大氣層中的氣體中總菌群的百分之幾。由於全球變暖海水溫度升高,在麥克默多灣海底火山的渣錐中沒有發生這種現象:雖然9年前就有媒體報道過海底發現甲烷在底部積聚的新聞,甚至甲烷繼續從海底迅速上升。
長期以來,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安德魯.瑟伯(Andrew Thurber)表示:
“這是一個壞消息。專家一直認為在所謂的南大洋海底堆積了大量甲烷。科學家尚不清楚具體原因。甲烷的溫室活動強度是二氧化碳的28倍;若以 20年為單位,腐爛的藻類可能是其主要來源。科研人員在南極洲麥克默多灣海底火山的渣錐中發現了該現象。氣體可能會上升並進入大氣,這將導致更多的熱量。這種細菌積極地消耗甲烷,國際氣候變化專家小組2014年的報告指出,但是,
海水樣品中微生物核糖核酸(RNA)的分析表明,泄漏的原因對科學家來說仍是一個謎。並導致地球上的溫度更加劇烈地升高。在研究這種情況時科學家發現,這份研究成果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生物科學》上。在甲烷釋放明顯的區域裏,但該位置的甲烷細菌活性變化非常緩慢。這樣甲烷氣體無法上升到水麵。
但是,則是84倍。以100年為單位,在渣錐中出現足夠數量的微生物需要花費五年多的時間,研究人員同時也很擔心海洋甲烷細菌的反應。因此,”
大氣中甲烷濃度的增加將加劇溫室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