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角色模糊期的杜拉拉不知深淺,事事小心鄭重。 同樣,與下屬的溝通本領,也讓杜拉拉贏得了更多的“人氣”。 她嚐試將每一階段的主要工作義務和安排都做成清楚簡明的表格,讓老板了解工作中困難的背景、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功,智商隻起到20%的作用,剩下的80%則來自情商。難度、承受壓力是判斷一個人情商高低的關頭指標。 學會總結 “智商使人得以錄用,而情商使人得以提升”,這句話被職場成功人士奉為圭臬。在一定程度上說,在升職的第一階段,情商比智商更能促進你的成功。 這位業績突出的行政主管,卻是位脾氣很大,極難相處的上司。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杜拉拉發現並不是什麽事兒自己默默幹了,不給老板添麻煩事,老板就會喜歡你,主要的是要讓老板知道你的主要性。青澀冥頑的行政助理,成長為年薪20萬、杜拉拉曉暢,領導的時間是有限的,在向領導報告工作時,必須邏輯清楚,語言簡明;碰到困難向領導尋求支持,必須圍繞他可能提出的問題,預備好方案去開會。成熟幹練的人事行政經理。過於盤算可能會成為職場前行的絆腳石。 學會溝通 “為什麽做怎麽做如果不做有什麽害處”,杜拉拉總結出DB中國總裁何好德與下屬交流討論時的幾個最常問的問題。她沒有背景,受過良好教育,走正規路子,在一家全球500強企業工作。 杜拉拉接手的第一項工作,是公司廣州辦的裝修工程,她的頂頭上司玫瑰身在上海總部,對她的裝修工作遙控指揮。 拿捏職業化與個性化之間的巧妙平衡,善於交流,便可以讓一個人在職業提升的關頭當口,多一些“朱紫”幫助,少一些“小人”擋路。於是乎,人際幹係也就變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在職場,隻顧低頭拉車的人永遠隻能是一個“勞力者”,要做“勞心者”,必須學會抬頭看路,否則,你永遠隻有苦勞而沒有功勞,永遠隻是被動等待機會而無法創造機會。這樣一來,李斯特開始對杜拉拉的工作難度有了重新熟悉,對她減緩問題的本領也有了初步判斷。杜拉拉在擔任人事行政經理的時候,虛擬了一個故事,並以電郵的形式發給幾位新聘的屬下,用以注釋“SMART原則”到底是什麽。出現頻率,同時也能夠了解自己的專業知識,以及減緩問題的能力和態度。而能否把握心情、 學會承壓 情商,說到底就是對情緒的治理和控製。 這就是杜拉拉總結出的第二條職場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