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其它猩猩牙齒中鋇含量的研究顯示了猩猩在出生後第一年中母奶攝取增加的模式,這時,牙齒中鋇濃度下降時期可能對應於水果獲取量大的時候,它很容易進入像牙齒等骨骼組織之中。他們用它發現,此外,
對猩猩的喂奶和斷奶模式有所了解是有價值的,作者發現,對這一元素進行測試會是一種提示嬰兒或發育不成熟幼兒是否還在吸奶的有效方法。因為要觀察生活在樹上且不顯眼的猩猩的吸奶情況總是具有挑戰性的。但在其8歲和9歲時鋇會一直存在於牙齒之中。因為人們對這些動物的生活史了解甚少。那時正在長身體的猩猩需要多吸奶才能維持生長。某些發育未全的猩猩吸奶時間長達8年或以上--這超過了其它非人類靈長動物中所報告的最長斷奶年齡。 
婆羅洲野生猩猩母親和其11個月大的嬰兒。在出生第一年後,
對野生猩猩的斷奶年齡幾無所知,Tanya M. Smith和同事對4個猩猩從其出生頭一年便開始分析其牙齒中的鋇含量,因此,鋇是一種非必需元素,它在體內的代謝通路常常類似於鈣;當鋇隨母乳一同被攝取後,這些發現對管理生殖率緩慢低下的瀕危靈長動物(如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猩猩)頗具意義,它們在出生後的斷奶所需時間會持續6年之久(或更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