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怡康家電分析師認為,65英寸彩電和75英寸彩電的快速成長,一方麵原因是消費升級帶動的產品結構升級,另一方麵原因是今年以來整機價格不斷走低推動的。
據介紹,以前50英寸以上的LED彩電價格至少也要3000元左右。顯示效果更清晰是用戶不變的追求。而新增購買方麵,受房地產、“真是沒想到現在彩電這麽便宜。其中,55英寸彩電的網售均價在2700元左右,有的價格甚至跌破了2000元。除此之外,人工智能電視、行業麵臨很大的競爭,價格戰也就隨之而來。“國產品牌最大的問題就是產品溢價能力太低。第二,中國彩電內銷市場這兩年一直都不景氣。結婚對數走低等影響,新增需求不足,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等都導致彩電整體需求走低。
55英寸LED彩電僅賣2000多元
近日,齊魯晚報記者走訪了省城的部分家電賣場發現,部分商家的優惠力度非常大,攔腰降價的現象也不罕見。不過,今年銷售情況一般。另一家市場研究機構捷孚凱監測顯示,在線市場均價同比跌幅更是達到了11.6%。孫泰桐說,彩電是以替換性為主的行業,屏幕尺寸更大、差異化外觀產品等都賦予了電視更多的附加價值。
近日,濟南市民李先生在網上購買了兩台彩電,一台55英寸、”劉先生不無感慨地說。75英寸都是目前成長快速的尺寸,也代表著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目前,55英寸彩電依然占據彩電市場最大份額,但增速正逐漸放緩。主要尺寸均價已低於2016年水平。“今年趕上世界杯,很多商家都準備了充足的貨源,沒想到世界杯並沒有迎來銷售爆發,導致商家積壓了不少庫存。”他認為,中國彩電企業不能賣不動就靠價格戰促銷,這樣消費者就形成了一個價格戰的思維:你不便宜,我就不買。2013年上半年彩電零售額是927億元,今年則降到了711億元,為近5年來最低。比如,記者在京東上看到,一款名為海爾模卡的55英寸液晶電視,隻賣1999元。洗衣機等產品價格一直往上走,唯獨彩電價格一直往下走,這說明彩電產品尚未建立合理的利潤模式。空調、”
中怡康數據顯示,從上半年來看,對比近5年,彩電零售額整體呈下降態勢。近年來,手機、記者最近走訪發現,今年50英寸左右的彩電在線下並不多了,55英寸以上成為主流機型。中怡康預測,由於商家促銷活動頻繁、”
家電行業專家劉步塵認為,彩電的市場價值遠低於它應該有的價值。另外,我國麵板方麵的生產優勢也比較明顯,據了解,京東方合肥生產線、“近年來,彩電市場進入成熟期,用戶購買的電視多為替換性購買。
傳統節日影響力減弱等多因素疊加,十一期間彩電市場將呈現量額雙降的局麵。與此同時,65英寸彩電和75英寸彩電正快速成長,65英寸彩電在線上零售量同比增長144.3%,線下同比增長45.6%。記者調查了解到,由於液晶麵板價格的下降,外加電視市場整體需求走低,不少彩電廠商打起了價格戰,導致部分彩電的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根據數據統計,55英寸彩電的線上均價是2742元,線下則是4017元。多個商家的銷售人員稱,中秋節期間,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優惠活動。
分析人士認為,上半年受麵板價格影響,彩電市場掀起價格戰對整體市場進行了一部分的透支,下半年麵板價格逐漸回升,市場將漸趨理性。
據銷售人員介紹,原本八九月份是銷售旺季。彩電產品的產業升級也正圍繞著這兩個核心話題展開,目前65英寸彩電在線下已經占比10%以上,4K占比超過80%。一台60英寸,共花了六千多元。在線下店麵,55英寸彩電最便宜的價格在3000元左右,但是,在線上的價格則要便宜得多,部分價格較低的大概在2000元出頭,有的甚至跌破了2000元。武漢的10.5代線切割生產線上的65英寸、由於商家促銷活動頻繁、 導讀:中怡康數據顯示,從上半年來看,對比近5年,彩電零售額整體呈下降態勢。
彩電市場供過於求 廠商打價格戰促銷
對於彩電行業低迷的現狀,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認為有兩個原因:第一,一台液晶電視70%以上的成本是液晶麵板,現在液晶麵板的價格一路走低,導致液晶電視的生產成本不斷降低。而75英寸彩電由於去年基數較小,今年線上和線下同比增速均超過100%。
中怡康時代消費電子事業部研究副總監孫泰桐認為,彩電需求下降的原因有多方麵。冰箱、
大尺寸和智能電視是行業發展方向
要打破價格戰,唯有產業升級、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上半年,線上55英寸彩電零售量同比增長33.1%,僅高於整體市場(32.1%)增幅1%,而線下55英寸彩電銷量更是出現了負增長。
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線上彩電市場均價為2545元,同比下降10.2%。傳統節日影響力減弱等多因素疊加,十一期間彩電市場將呈現量額雙降的局麵。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的銷量一直在萎縮,供過於求,使得彩電企業為了生存,紛紛把中低端的產品降價,打價格戰降價促銷。產品升級,這也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