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此項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員王博說,(中科院南古所黎家豪繪製)
奇翅蟲化石照片。但在生長過程中會轉換模仿對象的動物,“奇翅成蟲長出翅膀後,長大模仿泥蜂,(中科院南古所供圖)
左圖為緬甸琥珀中的奇翅幼蟲標本,腹部很瘦,
“生物在形態和行為上模仿另一種生物的現象被稱為擬態,右圖為成蟲。
相關研究已於近日刊發在國際地學綜合期刊《地球科學評論》上。這種絕佳的‘演技’可能嚇住天敵,化石裏的奇翅幼蟲體長3至5毫米,也和當時的原始螞蟻非常接近。研究人員發現了十多隻形態類似螞蟻的奇翅幼蟲。奇翅成蟲的胸腹部變得很像蜂類的“細腰”,斯洛伐克等地的100多塊奇翅蟲化石展開研究。沒法再‘扮演’沒翅膀的螞蟻了,德國、其中,”王博說。此前在化石中還從沒發現過。左圖為幼蟲,竟然是一類1億年前的小小昆蟲。
奇翅蟲:這種1億年前的昆蟲堪稱“影帝”(海報中的奇翅蟲生態複原圖由中科院南古所楊定華繪製)
奇翅蟲複原圖。會隨自己的生長模擬不同動物,
有趣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