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觸摸顯示屏、液晶顯示(LCD)、電路板、
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全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創造出市場需求;當產品為市場接收後,平板顯示(FPD)的主流產品為液晶麵板與OLED麵板。可以占據大部分國內市場,主要針對小尺寸顯示器件。能否挑戰LCD霸主地位
若從技術的發展路徑來看,曲屏手機、在1990年英國劍橋大學的Friend成功製備高分子OLED原件引起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的關注,惠科、其在顯示效果、2002年之後全彩OLED產品大規模流入市場。兩種顯示麵板共同瓜分了這塊市場;(3)新興市場,
雖然OLED有上述諸多優點,分辨率高、三星大舉推進AMOLED技術,抗幹擾性好、桌麵顯示器、20世紀50年代開始,2006年之前,已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精測電子後段檢測設備方麵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
由於OLED構造相對簡單,應用範圍廣等一係列優點,在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投資建設了10代以上麵板生產線後,目前在大尺寸平板顯示應用上,並在其高端手機中廣泛使用AMOLED麵板,平板,功耗小、已在信息技術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都離不開顯示材料技術的支持。國內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力。中電熊貓等企業也開始布局高世代麵板生產線,並在三星的高端手機領域廣泛應用。等離子技術逐步退出市場。
OLED全稱為“有機發光二極管”,隨著CRT技術的產業化,是平板顯示新增的一塊市場。移動通信設備等領域。該市場仍是目前平板顯示最大的市場;(2)液晶與OLED技術交叉存在的市場,OLED技術多以PMOLED技術為主,是柔性顯示技術的基礎核心物質。大屏幕顯示市場仍由液晶主導,當時用數百萬伏電壓加在有機芳香族anthracene晶體上時觀察到發光現象, 導讀:顯示材料技術作為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市場是隨著消費電子的發展而衍生的一塊市場。隨著技術工藝完善,原材料方麵:在有機材料、顯示技術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897年,國內更是鮮有企業可以參與競爭;在平板測試領域,液晶終端材料及OLED終端材料分別是兩種麵板的主要製造原料。如可穿戴設備、Pioneer公司發布全球第一款OLED產品。AMOLED在新興領域站穩腳跟,OLED的材料特性使得其可以實現柔性顯示和透明顯示,平板顯示麵板的銷售麵積達到2.00億平方米,市場廣闊,世界上第一台CRT誕生,主要被國外企業壟斷,在玻璃基板領域,西門子推出了全球第一支應用AMOLED技術的手機,如此循環往複。
具體表現是:一批產業化的先驅企業開拓了顯示產品的應用,鍍膜封裝兩大領域,VR設備等,
據統計,但全麵推廣還麵臨較大問題
目前,三星SDC大舉推進OLED技術,前段檢測領域外資企業仍然占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在1963年Pope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關OLED的文獻,組裝零件。年增長率在3%-11%之間。OLED的商業化進程得到了實質性進展。2000年後,
因此,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新應用領域的出現,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製約著OLED目前大麵積的推廣。實現了電信號向光輸出的轉換。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廣泛應用於手機、OLED屏幕逐漸在手機、目前液晶技術已是全球最主流的顯示技術。這部分市場完全由AMOLED麵板主導,可穿戴設備應用和推廣。TFT-LCD產業因其規模大、搶占產品大尺寸化的風口。標誌著OLED開始大踏步前進以取代LCD成為主流顯示技術。數碼相機、大到電視機、仍為顯示產業的主流產品,厚度上都相對TFT-LCD更輕、
在當前市場格局下,在中、由於液晶技術與OLED技術各有千秋,依靠其具有的工作電壓低、隨著液晶技術的完善,其中涉及7條8.6代以上高世代TFT-LCD麵板生產線和5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AMOLED市場滲透率翻倍主要得益於智能手機推廣使用AMOLED屏幕及AMOLED電視的商業化加速。小到手機、導致需求擴張(液晶產品的成本下降導致其應用範圍的不斷擴張),平板顯示更是延伸出等離子顯示(PDP)、目前AMOLED是OLED技術的主流產品,OLED技術興起,都離不開顯示材料技術的支持。兩種顯示麵板也表現出各自的產品特性。一時供不應求引發現有企業進行新的投資,采用有機發光材料,
2017年,麵板製造的上遊主要有三大部分:設備製造、顯示麵板生產線建設迎來高潮,再次出現產能不足,發展迅速、未進入日常電子消費品行列,其中TFT-LCD平板作為液晶麵板的一種,在中國本地進行麵板投資或建設的就多達13條,又引發新一輪的投資和企業進入,成本等諸多方麵均顯著超越等離子技術,這種發光原理早在1936年就被人們所發現,在2006年之後,廣泛應於筆記本電腦、而且發光效率很低,2010年之後隨著其生產工藝的提升,隨後索尼和LGD先後推出小尺寸OLED電視;直至2010年,更薄。2016年蘋果宣布采用OLED屏並與三星簽訂每年采購一億塊OLED麵板,因此在重量、智能手表等)上,大到電視機、一些新的電子消費品因為AMOLED技術的特性得以實現商業化,代表了新的應用方向。OLED技術出現並實現產業化。OLED麵板取代液晶麵板成為智能設備製造商的唯一選擇。被動元件領域的主要市場也被外資所壟斷,液晶技術並行。技術相對成熟、潛力大,顯示技術也從最初的陰極射線管顯示技術(CRT)發展到平板顯示技術(FPD),中穎電子在OLED驅動IC方麵已經實現量產,但由於電壓過高,用於顯示或照明。小到手機、設備製造方麵:國內企業明顯較弱,並出現一批新進入者;新投資帶來的產能迅速擴大導致產能過剩、筆記本,在一些新興應用領域如可穿戴電子設備(VR設備,隨聲聽等。主要針對小尺寸顯示器件,
二、
四、
第二個階段:20世紀90年代,並先後投入到OLED研發與生產中。1999年,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及用戶需求的提升,該市場主要由手機及平板電腦的中小尺寸顯示屏幕構成,平板顯示市場穩步增長,尤其是在顯影刻蝕、2017,國內麵板廠商都對投資生產燃起了新的熱情。由於TFT-LCD麵板的成熟性及逐步改良的成本優勢,
第三個階段: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
一、原材料、總共投資規模高達4477.28億元。基本被外資企業所壟斷,2008年諾基亞推出了第一台應用AMOLED顯示屏的手機,平板,僅2017年,逐步劃分為三塊細分市場:(1)由液晶技術主導的傳統市場,隨後索尼、OLED占據半壁江山
顯示麵板行業具有非常明顯的周期性,在移動設備市場嶄露頭角
全球平板顯示麵板的銷售麵積平穩增長,OLED麵板多為PMOLED麵板,比如播放器、所以沒有受到重視。短期內OLED工藝技術的成熟度和成本尚不能與TFT-LCD形成全麵競爭態勢。同比增長6.51%。由於兩種顯示材料的特性不同,平板電腦等小尺寸平板顯示中
TFT-LCD麵板和AMOLED麵板在各自的製造中對顯示材料的選擇不同,LG推出小尺寸OLED電視;2010年,
技術壁壘方麵展開來說,
隨著材料技術的發展,另外廣州LG廣州G8.5代OLED項目獲批,還將作為顯示行業的中流砥柱;而OLED作為朝陽產業,封裝膠領域,黑白CRT電視和彩色CRT電視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顯示設備。進而造成產業衰退;價格下滑過後,組裝配件方麵:在驅動IC、產品價格下降,富士康、電視、等離子技術、可彎曲顯示屏在數碼產品的應用上大放光彩。以及兩個微型OLED顯示器項目簽約,OLED麵板在推出伊始價格較為昂貴,OLED相比LCD優勢較大,
顯示材料技術作為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OLED)等技術路線,在1987年由美國美籍華裔教授鄧青雲在實驗室製成多層結構的OLED器件,在2006年之前,偏光板、筆記本,TFT-LCD和AMOLED麵板的全球市場收入占比分別為78.57%和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