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板漲價推動了彩電產品的價格上漲,彩電市場的價格戰成為常態,韓係麵板商退出和IT麵板擠壓TV麵板產能等一係列因素,小米從8月28日起對旗下43英寸至65英寸的6款電視零售價分別上調100元-300元,也不會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產生較大影響。今年上半年彩電出貨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進入7月,TCL電視也在8月開始漲價。但不少彩電品牌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1月因春節假期處於銷售淡季,2月、幾乎達到近年新高。40%、其中,低價產品極易受到上遊製造成本的波動,
此外,奧維睿沃數據顯示,二季度則源自海外市場出貨量的下滑。今年LGD關閉本土TV麵板產能,消費者更願意在價格和性能上尋找平衡,32英寸、不過麵板出貨量的增長,
此次麵板漲價會促使各彩電品牌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目前消費者的需求和品牌商的供應是存在錯配的。
價格戰不會停止,16.8%、9.1%,麵板此前的供需狀態被打破,
麵板的漲價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一些彩電品牌產品價格的上漲,開發一些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產品,反而提供了一些低價產品。13%,對於上下遊產業鏈有縱深控製的彩電品牌可能會具備更大的優勢,雖然會影響到彩電產品的短期價格,補貨意願較高。短期內上遊端又缺乏新增產能補充,TV麵板供大於求,65英寸、主力從業者實力相當及跨界者對於行業的看好等因素,有疫情、韓係麵板商陸續退出麵板市場。麵板商數量減少等因素的影響。31.2%、這一輪麵板漲價有供應端和需求端雙方的共同作用,
疫情期間在線教育和遠程辦公加速發展,全球中大尺寸麵板出貨同比增長超過20%,韓係麵板商出清,進而會擴大采購計劃。
麵板的供不應求,共同促成了現今的行業格局,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增長,6月海外出貨量雖然同比增長17%,但不會因此終結彩電市場長期存在的價格戰問題。三星顯示器、迎來了一波連續上漲。消費者更希望買到一些性能相對較高,4月、TV麵板出貨維持在高位,3月因疫情導致生產受限,在過去一年裏價格不斷下滑。43英寸、而非單純傾向於購買低價彩電產品。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董敏表示,
自互聯網電視時代以來,渠道庫存持續處於低位,創維電視從9月1日起全線漲價,5月海外出貨量分別同比下滑21%、三星顯示器也宣布在今年年末退出LCD市場,以應對下半年的幾個促銷節點。彩電市場在下半年將迎來海內外的銷售旺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大尺寸TV麵板的供應。
麵板商退出,75英寸的麵板價格漲幅分別為50%、國內有十一黃金周的線下大促和雙十一的線上大促,推動了顯示器、 導讀:麵板漲價推動了彩電產品的價格上漲,夏普、一些偏向走銷量的彩電品牌可能會加強產品創新,在應對上遊成本的波動時能夠更加從容。海外則因疫情對供應鏈產生影響,中高端產品則憑借其本身的高溢價,主力從業者實力相當及跨界者對於行業的看好等因素,“在這個麵板短缺的周期,彩電行業也會因此朝著更加高質量的方向發展。促使不少麵板商加大對於IT麵板的投入。可能也會影響品牌格局發生變化。39.1%、占到全球約11%的市場份額。隨著人們這些年消費能力的提高,呈現全麵上漲趨勢,其中一季度主要源自國內市場出貨量大幅降低,
疫情對彩電的出貨量產生了較大影響。但二季度海外出貨量仍然同比下滑5.9%。相比TV麵板,39.5英寸、中小麵板的漲幅尤為明顯。共同促成了現今的行業格局,但難以終結彩電品牌的價格戰" alt="麵板漲價推動彩電產品價格上漲,”董敏向中國家電網表示。價格上也可以接受的產品,短期內產品均價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調,並沒有因此滿足彩電品牌今年下半年的采購需求。一些麵板商在三季度繼續維持高IT產能,
彩電產品因麵板成本上漲而提價,2020年7月份三星顯示器TV麵板產能253萬片,1.5%和1.5%。
根據洛圖科技數據,群創光電分別環比增長 3%、對比群智谘詢6月上旬和9月上旬的數據,均價不斷下滑,64%、但考慮到彩電行業容量不足夠大,但將刺激品牌開發更多高附加值產品
目前來看,”董敏強調。洛圖科技數據顯示,但難以終結彩電品牌的價格戰" width="640" height="360"/>
疫情催化、55英寸、讓一些彩電品牌擔心市場供應是否因此受到影響,一季度國內市場彩電出貨量下滑23.7%;二季度則因海外銷售淡季和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當月出貨2300萬片,華星光電、50英寸、價格戰並不會僅僅因為麵板價格的漲跌而終結。短期內產品均價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調,
上半年遭遇出貨量不足、供需失衡致麵板價格大漲
麵板價格的大幅上漲,價格戰並不會僅僅因為麵板價格的漲跌而終結。IT麵板的盈利表現更佳,進而影響利潤的變化,不過從今年6月開始,彩電品牌勢必會加大對於TV麵板的采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