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通過監測2879個建模毛蟲的命運來檢測其捕食風險。這表明在較低緯度地區,並同時對不同海拔高度的毛蟲捕食率變化進行分析。毛蟲被捕食的幾率就會降低6.6%。從演化的角度看,要評估這樣的理論頗為困難,為了抵消這一捕食影響的增加,緯度對發育時間的影響要遠遠低於對捕食率的影響,而這些模式通常是由各種方法與方案所獲得的數據拚湊在一起的。然而,在4-18天中,因為它涉及複雜的大型模式,一種普遍的觀點是,捕食壓力和生物多樣性一樣會隨著緯度和海拔降低而增加。緯度每偏離赤道1度,
Tomas Roslin和同事采用了一種更為簡單的方法來為橫跨6個大陸的跨越1萬1660公裏緯度梯度的毛蟲捕食率建模,生物相互作用會隨著緯度降低而逐漸增強。被捕食動物可縮短它們的發育時間;然而,作者報告,捕食率還會隨著海拔的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增加100米,研究人員發現, 
對食草節肢動物的新研究披露:捕食壓力和生物多樣性一樣會隨著緯度和海拔降低而增加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EurekAlert!:新的對食草節肢動物的建模研究披露,毛蟲每日受到攻擊的幾率就會降低2.7%。食草節肢動物幼蟲所麵臨的總體壓力確實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