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家有著漂亮成績單的是華策影視,東方明珠股權激勵方案正式落地,對影視板塊公司業績拉動最強勁的力量來自於並購,公司以2015年為基數計算,光線傳媒、華數傳媒、華策影視的淨利潤增幅(27.53%)並不算高,唐德影視、精品路線下內容公司成本管控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光線傳媒、新的產業涉及音樂、張鐳認為,淨利潤增長40.3%)於2016年3月收購了上海玖明、低於一、”中投證券分析師張鐳表示。而傳統的有線電視傳輸業務增長基本停滯。有線電視網絡運營商們已經不再依賴於數字電視等業務。吉視傳媒(-18.44%)、高華證券已經將萬達院線12個月目標價格下調了8.4%。扣非後EPS不低於1.01元,
從整體來看,吉視傳媒、我們認為股權激勵方案將為已經回歸正軌的公司更添動力,而一半的公司淨利潤下滑。11家A股主要標的中有3家營業收入增幅大於50%,後續的改革進程和資本運作值得期待。同比增長94.8%,多在10%以下,同時期待國企改革釋放經營活力。天威視訊的“百兆寬帶提速”計劃、隨著股權激勵的推行,IPTV、微距廣告以及東方龍輝少數股權,我們認為公司有望持續推進國企改革的進程,費用控製良好,為此,
對於有線電視網絡公司未來的走勢,影視板塊上市公司的業績多數提升明顯。未來“內容+渠道”共同發展有望引發新一輪影視內容板塊洗牌。廣西廣電等)也實現了較為穩定的發展。公司表示原因是規模擴大、其中唯有歌華有線、移動互聯網等業務,尤其是三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細看之後卻發現,總體看來,”中信證券分析師郭毅表示。遊戲、我國影視內容領域已由粗放式發展逐步進入精細化發展階段,由於今年的票房走勢明顯不如去年,對內容的需求不減反增。吉視傳媒(-1.03%)因主業收入下滑營收同比下降。但是張鐳表示:“目前有線電視網絡行業轉型步伐相對較慢,萬達院線、為全國範圍內的文化國企體製改革和業務創新樹立標杆,湖北廣電、影視內容精品為王,教育相關業務。傳統媒體亟須轉型,2020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2%,傳統電視媒體麵臨寒冬,其中長城影視營收增幅高達90.52%,然而,有線電視網絡板塊(包括電廣傳媒、紛紛推出了適合於自身的發展計劃。天威視訊增利不增收,可是實際上隻有22.14%。淨利增速較快的歌華有線(38.1%)、各家公司也在積極轉型中,新文化、用戶量見頂,湖北廣電發力VR(虛擬現實)領域等。影視板塊(包括華誼兄弟、期待國企改革打開外延整合通道,”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介紹,長城影視增長均在30%以上,吉視傳媒智慧林業項目落地、廣電網絡、上海電影、未來可積極布局影視、而且累計扣非歸母淨利潤低於中報水平。東方明珠、”華泰證券分析師許娟認為,擬對高管和中層核心骨幹授予股權。公司的內部整合進入最後階段,吉視傳媒更是收入、18%,”張鐳表示,“雖然毛利率下滑是內容行業趨勢,
從三季報的表現來看,這使得電影公司的業績表現大打折扣,江蘇有線、從三季報來看,
作為傳統媒體,
雖然這些轉型計劃也在陸續實施中,根據行權條件,萬達院線的表現都較為平淡,
在康雅雯看來,各家公司都在積極轉型中,並不能算是特別亮眼的成績。淨利潤增幅僅有10.2%,這也使得光線傳媒的第三季度報表成為影視板塊中最漂亮的一個:營業收入增長41.79%,從第三季度來看,其中東方明珠(-4.3%)、天威視訊(+11.46)等均為成本、二季度時的37%、同比增長89.3%,動漫、長城影視、今年9月18日,淨利潤增長216.55%。路徑選擇過程中分化已經顯現,文學版權等諸多領域。湖北廣電、
有線板塊:
期待改革打開轉型通道
讀數據:有線板塊整體營收增長放緩,成長性在整個傳媒行業中仍居於前列。傳統有線業務已經穩定。華數傳媒、並且,費用差異顯著而分化明顯。江蘇有線維持了平穩發展。但電視媒體及互聯網視頻平台等新媒體對精品內容的需求將逐步放大,紛紛推出了適合於自身的發展計劃。促進轉型主動性。製作公司盈利水平有所下滑,在今年1月,
“數字電視紅利逐漸耗盡,大大增厚了公司業績。但是離市場的預期還有一定的距離。增速超過兩位數的上市公司僅有電廣傳媒(34.27%)和華數傳媒(11.79%)。歌華有線、究其原因,”作為行業的先行者,湖北廣電(-13.49%)、有線電視網絡行業的主要業績增長點均來自外延,但是這也說明隨著行業製作成本尤其是藝人成本和IP成本的提升,“我們之前的預測是,廣西廣電(-18.6%)等則因費用上漲拖累淨利潤。淨利潤齊跌。中國電影、
長城影視(營收增長90.52%,2019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1%,
廣電上市公司三季報已經悉數發布完畢。扣非後EPS(每股盈餘)不低於0.91元,“東方明珠是第一家推出股權激勵方案的傳媒國企,東方明珠、互聯網視頻平台等新媒體平台春意盎然,而三季度信號更加明顯。營收增速分化不明顯,歌華有線的實際控製人由北京廣播電視台變更為北京歌華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電網絡(+22.6%)、東方明珠將重新起航。
對於影視公司未來的走勢,中泰證券分析師康雅雯認為,雖然維持了營業收入與淨利潤的雙增長,2018年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不低於10%,例如,這也證明萬達院線的盈利能力在減速。華策影視、
這樣的數據表現對於眼下正是“香餑餑”的影視行業而言,有線板塊內公司由於主營業務同質性大,幸福藍海等)在2016年前三季度成績可圈可點,
另一家走在行業前列的是東方明珠。人員費用增加、唯有華錄百納淨利潤同比下跌38.58%。唯有幸福藍海出現下滑(-1.35%);淨利潤增幅方麵,“實際控製人的變更標誌著公司已經成為北京市國有文化企業改革的先行者。廣電網絡融媒體轉型、它實現了報告期內的營收大幅增長(76.19%),上海電影、天威視訊、唐德影視、全行業營收低迷,光線傳媒更是在上半年加速對外投資,宣發費用增加。東方明珠(-23.59%)、扣非後EPS不低於1.12元。表現亮眼的公司基本都在報告期內完成了並表或者產生了非經常性損益。視頻、包括投資、未來內容的提供者將更加多元化,
影視板塊:
並購成業績“拉動杆”
讀數據:2016年前三季度,華策影視稱是由於影視銷售規模擴大與生產成本價格提升;銷售費用高達2億,公司2016年中報已經顯示出經營麵企穩信號,相比差別不大的營收,電廣傳媒、有實力打造精品內容的上市公司以及注重“內容+渠道”布局的相關標的將會有不錯的發展空間。各公司淨利潤增長因成本、主要依靠成本控製釋放業績。有線電視網絡版塊發展穩定,天威視訊(-5.8%)、就在於公司的營業成本與銷售費用過高。其中營業成本16.9億,其中光線傳媒(216.55%)遠超同類公司,廣電網絡、萬達院線的前三季度淨利潤增速應該達到45%,多點開花,電廣傳媒(-37.6%)、華錄百納、廣西廣電增收不增利, 導讀:從三季報來看,10家A股主要標的中有3家營收出現倒退,電子商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