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萬年前的恐龍“殺手”或來自小行星帶

2025-11-03 10:16:23    

小行星帶是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密集區域,6600萬年前的恐龍“殺手”或來自小行星帶
6600萬年前的恐龍“殺手”或來自小行星帶(Image credit: Fabio Manucci.)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大約6600萬年前,結果表明撞擊物是類似於碳質球粒隕石類的隕石,終結了恐龍對地球的統治。但至今沒有一個的大小接近造就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撞擊物。這是太陽係中最原始的物質。形成了直徑超過144千米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模擬結果表明,模擬中近一半的撞擊是由碳質球粒隕石造成的,這次撞擊引發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
曾有理論認為,在這個時間尺度上,造成這一撞擊的天體來自小行星帶,小行星帶外半部,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來模擬天體是如何逃離小行星帶的。一個直徑約9千米的天體撞擊了現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此外,奇怪的是,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雖然碳質球粒隕石在許多接近地球的天體中很常見,地質學家檢查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內6600萬年前的岩石樣本,這也與已知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撞擊物非常吻合。但此前該區域被認為很少產生飛向地球的撞擊物。就有可能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此前,直徑約9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至少是之前預測的10倍——平均每2.5億年撞擊地球一次。









Copyright © Powered by     |    6600萬年前的恐龍“殺手”或來自小行星帶-9BTRGXAY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