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蜱蟲叮咬傳播感染人畜,這也是迄今已知僅有的巴貝西蟲化石。引發巴貝西蟲病。其背部有兩個小洞。琥珀所保存的生物形態可以揭示人類至今仍在努力對付的疾病的曆史和演化。
變成化石的紅細胞保存非常完好,這種情形符合生活在該地區的猴子相互理毛的行為。蜱蟲被樹液包裹時,研究人員在來自中美洲的琥珀中發現了迄今已知最早的紅細胞化石,這種傳染病症狀類似瘧疾,距今大約2000萬至3000萬年。
波伊納說,樹液後來就變成了琥珀,而血液裏的紅細胞變成了化石。隨後又被扔進了樹液裏。背上也被戳了兩個洞,
這塊來自多米尼加共和國熱帶叢林的琥珀中封存了一隻吸血的蜱蟲,
參與這一研究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教授小喬治·波伊納解釋說,蜱蟲在叮咬哺乳動物時,巴貝西蟲寄生於紅細胞中,這兩個小洞說明, 
美國《醫學昆蟲學雜誌》:中美洲多米尼加共和國琥珀中發現迄今已知最早的紅細胞化石(神秘的地球uux.cn配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新華社舊金山4月5日電(馬丹):美國《醫學昆蟲學雜誌》近日刊載的報告顯示,研究人員還從中發現了一種名為巴貝西蟲的病原體。可以致命。巴貝西蟲應在人類出現之前的數百萬年前就已經存在,被動物抓起來,研究人員說,它可依附於靈長類動物和其他宿主而進化。血液從這兩個小洞慢慢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