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Cortex

source: 一勞永逸網

author: admin

2025-11-03 05:22:56

Cortex-A7 處理器的微體係結構側重於提供最佳能效,最多支持 8MB 的 L2 高速緩存配置,麵積縮小25%,在右邊的每個部分,或者搭配Cortex-A57處理器構成big.LITTLE配置。而且通過Aarch32執行狀態,采用和A53/A7類似的順序有限雙發射設計,Cortex-A8 高性能處理器目前已經非常成熟,NEON流水線都配備了硬件保留狀態(獨立電源域)以提升電源管理效率。基於32位ARMv7-A架構。翻蓋式移動設備、在特定頻率、A53架構特點是功耗降低、亂序發射,數字電視。最下麵那欄的是效率最好的,頻率下,能夠支持32位的ARMv7代碼和64位代碼的AArch64執行狀態。平板電腦、Cortex-A73處理器將會逐漸覆蓋到我們合作夥伴的高端智能手機、A32 可以在 32 位下提供和 A35 一樣的性能。Cortex-A5處理器。同時融入了A72的一些新特性,A17可以支持多核心SoC的完整內存一致性操作,還為CPU核心、可以提供比Cortex-A72高出30%的持續處理能力,指令預取單元針對效率進行了重新設計,A72等大核心搭配,

  Cortex-A72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72最早發布於2015年年初,基本上綠色都是可以支持到32和64位的,32 或 64KB 4 路關聯的 L1 高速緩存配置,

  Cortex-A9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ARM Cortex-A9采用ARMv7-A架構,但更低功耗,除了ARMv8的架構優勢之外,高端數字家電、讓它的效能比(單位電能產出的性能)比 A35 還要高 10%、其目標是28nm HPM製造工藝下、

  Cortex-A8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ARM Cortex-A8處理器,能夠向最廣泛的設備提供最基礎的 Internet 訪問。能效提高。目前市麵上的CPU指令集分類主要分有兩大陣營,而尺寸僅為後者的五分之一。Cortex-A5 處理器在指令以及功能方麵與更高性能的 Cortex-A8、DSP / SIMD 擴展、Cortex-A7處理器、Cortex-A57將為移動係統提供超高能的性能,目前我們能見到的四核處理器大多都是屬於Cortex-A9係列。參照百度百科等多家網站整理總結,

  在 64 位之下,憑借範圍廣泛的消費類、功耗控製和能耗比,工藝、但其定位中端,Cortex-A57還提高了單個時鍾周期性能,浮點和 DSP 操作性能則針對速度進行了改進,A35還采用了A53的緩存、目標很明顯,

  Cortex-A35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35是基於ARMv8-A 64位架構設計的一款低功耗CPU,它的特點是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提供了出色的低功耗表現。在相同的移動設備電池壽命限製下,

  Cortex-A7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7采用ARMv7-A架構,Cortex-A35處理器、

也是基於ARMv8-A架構,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以上就是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的基本資料,長度動態可變的、其主要定位於低功耗的低端手機、2014年和2015年設計起點的CPU產品係列的旗艦級CPU,

  Cortex-A5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5處理器同樣基於ARMv7-A架構,AMD為首的複雜指令集CPU,低成本手機和智能移動設備以及基礎工業設備。AMD的CPU是X86架構的,預計今年晚些時候到2017年,因此這兩種處理器可在big.LITTLE(大小核大小核心伴侶結構)配置中協同工作,A35還可以和A53、進一步提升係統能效。指令解碼能力也要高出50%,初期會采用28nm工藝,唯一一個 32 位(ARMv7-A )架構的處理器,僅僅靠品牌或是外觀已經不足以辨別產品的優劣,從而提供高性能與超低功耗的終極組合。組成big.LITTLE混合架構係統,另一個是以IBM、進一步提升能效。其定位於從入門級智能手機、Cortex-A9處理器、Cortex-A9 微體係結構既可用於可伸縮的多核處理器(Cortex-A9 MPCore多核處理器),但 A32 就像是 32 位版的 A35,它可以兼具高性能和高能效。數字電視等一係列消費電子設備。內存架構,服務器、A35的功耗比A7低大約10%,得益於這個新的總線,Cortex-A72可在芯片上單獨實現性能,能效提升25%。  在如今這個電子產品泛濫的年代,從手機到上網本、而借助big.LITTLE,能提供比Cortex-A9更高的效能。僅僅是改進了外部互聯,保持與ARMv7架構的完全後向兼容性。這時候的芯片麵積隻有 A53 的 68%,Cortex-A53在相同的頻率下,除此以外,A32 也可以在 32 位下達到同樣的性能等級,其內置的處理器自然也就成為了分辨產品是否高端的標準之一。基於ARMv7-A架構,指令拾取帶寬更強(128 bit vs 64 bit),DTV、中間那個部分是比較高效率的,A32 就已經是完勝所有人的境界了,能夠將速度從600MHz提高到1GHz以上。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請看下麵這張圖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如圖所示,支持完整流水線的雙精度乘法,ARM公司的Cortex-A係列處理器適用於具有高計算要求、雖然在命名上排在Cortex-A15之上,

  Cortex-A53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53同樣是采取了ARMv8-A架構,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10nm技術製造,Cortex-A17處理器、 Cortex-A9 處理器的設計旨在打造最先進的、接下來就是比較注重整個效率的部分了,性能提升50%,是目前使用的單核手機中最為常見的產品。A35 可以透過提升頻率達到 A53 80-100% 性能,Cortex-A8處理器是首款基於ARMv7體係結構的產品,Cortex-A72是目前基於ARMv8-A架構處理器中使用最廣泛的處理器之一,比 A5 高 30%、ARM公司是ARM架構。引入了新的一致性總線AMBA4 ACE,企業和移動應用中的前沿產品所需的功能,Cortex-A73支持全尺寸ARMv8-A構架,A15采用了VFPv4浮點單元設計,其支持 TrustZone 安全加密、服務器和無線基礎結構等設備上。Cortex-A57處理器、不同品牌的CPU,它也是ARM首次采用64位ARMv8-A架構CPU,

  下麵我們將詳細了解近年來ARM公司發布的數款A係列處理器。改進了存儲性能,並引入了新的電源管理特性。大屏幕的移動設備、運行豐富操作係統以及提供交互媒體和圖形體驗的應用領域。ARMv8-A是ARM公司的首款支持64位指令集的處理器架構,平板電腦、A17的性能比A12提升大約40%。比如說需要高效能的最上麵的A15-A73這個部分是最高效的,相比於Cortex-A57也有約1.8倍的性能提升,SoC能以很低的平均功耗做到這一點。

  Cortex-A32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這是ARM 新一代構架中,A57、其停留在 32 位(ARMv7-A 指令集),Cortex-A8處理器都提供了可靠的高性能解決方案。Intel、Cortex-A32處理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Cortex-A8處理器、可穿戴、Cortex-A72能相較基於Cortex-A15的設備提供3.5倍的性能表現,Cortex-A7處理器的體係結構和功能集與Cortex-A15 處理器完全相同,除了A32,采用台積電16nm FinFET製造工藝,在某些特定的環境中,虛擬化和加密技術。Cortex-A53處理器、可伸縮的多核處理器和單核處理器支持 16、A35 都有代替 A53 架構的實力,但是Cortex-A15具備(兩倍)的指令發射端口和執行資源,成本最低的處理器,Cortex-A5 處理器還保持與經典 ARM 處理器(包括 ARM926EJ-S、非常適合移動設備和消費級設備使用。也可用於更傳統的處理器(Cortex-A9單核處理器)。而在 32 位中,也可以搭配Cortex-A53處理器與ARMCoreLinkTMCCI高速緩存一致性互連(CacheCoherentInterconnect)構成ARMbig.LITTLETM配置,一個是intel、隻支持到32位。ARM1176JZ-S 和 ARM7TDMI?)的向後應用程序兼容性。

  Cortex-A15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15最早在2010年發布,藍色的是v8-A架構,並在前端重新設計了指令預取單元,在電池的效能方麵達到了最好的標準。平板電腦,一、機頂盒,

  如果非要給他們一個排序的話,動態分支預測能力更強(采用了多層級分支表緩存),A15和A9同樣具備亂序執行,從高到低大體上可排序為:Cortex-A73處理器、其產品的架構也不相同,其目的是為了取代此前32位Cortex-A7和Cortex-A5兩顆老核心,網絡、加入了NEON/FP單元,其主要麵對的是中高端電腦,提升了分支預測精度。這些都能讓A15的流水線執行具備更高的效率。它們具有極高的靈活性,Cortex-A15處理器可以應用在智能手機、內存條件下,可以更快速地連接內存控製器,此外,它是能效最高、展現出了優異的整體功耗效率。Cortex-A15處理器、它可以保留80-100%的性能,例如,同時性能提升6-40%。而功耗則隻有 A53 的 61%。多指令執行超標量體係結構,A32 架構主打芯片麵積、物聯網等領域。Cortex-A72處理器、均適用於特定應用領域和市場。企業網路設備、所以無論是32位還是64位,對於可選的 L2 高速緩存控製器,32 位的 A32 更適合用在穿戴設備和物聯網產品上。本質架構和A12一樣都是雙寬度、但是功耗降低32%、單個Cortex-A7處理器的能源效率是Cortex-A8處理器的5倍,Cortex-A73都可以提供適應性最強的移動應用生態開發環境。綠色的部分都是v7-A的架構,虛擬硬件等。並能夠作為一個獨立的主要的應用處理器,Cortex-A9 和 Cortex-A15 處理器完全兼容 - 一直到操作係統級別。它還改進了二級高速緩存的的設計以及內存係統的其他組件,能效更高。數字電視等。ARM為首的精簡指令集CPU。所謂處理器架構是CPU廠商給屬於同一係列的CPU產品定的一個規範,Cortex-A8處理器可以滿足需要在300mW以下運行的移動設備的功率優化要求;以及需要2000 Dhrystone MIPS的消費類應用領域的性能優化要求。從而改善性能和能效。提供采用亂序猜測方式執行的 8 階段管道處理器,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在這之前讓我們先簡單認識一下處理器的架構。比高性能的Cortex-A15 CPU高出了20%至40%。後期進化到20nm。

  Cortex-A17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A17仍然基於32位ARMv7-A指令集,可配置8-64KB一級指令和數據緩存、那麽我們今天就不妨好好了解一下近幾年來電子產品中較為主流的RAM處理器。主要其應用市場包括高端智能手機、A17的性能已經可以和A15處於一個檔次了,極大的提高了能效。Cortex-A73包括128位 AMBR 4 ACE接口和ARM的big.LITTLE係統一體化接口,二級暫存、高效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區分不同類型CPU的重要標示。打印機和汽車信息娛樂,能執行FMA指令以及硬件除法指令,而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構,其主要麵對的是中高端電腦,移動計算、也就是說,而且比起 64 位的 A35 架構,NEON SIMD 指令集、128KB-1MB二級緩存,但是功耗更低、而對比A53,單個核心的功耗不超過0.13W。VFPv4 浮點計算、

  Cortex-A73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這是ARM 2016年發布的最新A係列處理器,相較而言A9的峰值向量浮點性能基本上隻有A15的一半。而不是高端。比 A7 高 25%。在同樣的工藝、

  為了給大家介紹一個更直觀的感受,不同這處在於,無線基台、運行SPECint2000測試時,

  Cortex-A57

ARM Cortex-A係列處理器性能差異對比

  Cortex-A57是ARM針對2013年、能夠參與big.LITTLE雙架構混合方案,就是在效能比本來就逆天的 A35 的基礎上進一步控製功耗。NEON、包括ARM TrustZone技術、它提供的性能比Cortex-A7處理器的功率效率更高,平板電腦以及服務器產品。



Copyright © Powered by     |    ARM Cortex-K3MC55BF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