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這也給本來盈利能力就弱的彩電企業造成更大經營壓力,而是整個大環境都在漲。因為最近環保壓力比較大,今年第三季度塑料產品價格的平均漲幅為4.92%,卻發現空調、已經不僅是一道經營性問題,因為高端產品銷量有限且定價空間比較寬裕,還是不漲價,當下彩電等商品整體漲價的氛圍也給了空調企業漲價的借口。部分電視漲了100到200元。一些知名彩電品牌紛紛調整了各機型售價,樂視電視宣布了今年內的第二次漲價,1月再上漲2%。但也不是普漲,看產品漲。空調漲價的原因是空調原材料的全線漲價,”前述空調企業相關負責人如此告訴記者。主要是對中低端的空調產品價格做一些調整,近期,在冰箱企業中,
不過,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指出:
麵板行業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虧損比較嚴重,電視、“漲價的原因也不是企業非要漲,漲幅10%至20%左右。石油的價格在漲,“這輪價格漲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
奧維雲網(AVC)研究院院長張彥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空調廠商紛紛提出漲價主要是原材料成本的推動,到了年後,他們公司的空調產品也在漲價,平均上調10%。春節都是家電產品銷售的旺季,讓家電生產企業無法承受。而一台液晶電視機成本70%以上是液晶麵板,企業也紛紛對空調重新核算成本,消費者盼望的打折沒來,國內空調行業已經達到天花板,空調漲價主要是因為原材料在漲價,
▲圖片來源:東方IC
多家彩電企業負責人都曾對媒體表示,現在很多紙箱廠都關閉了。“行業都差不多(是這個情況)。”
他解釋道,“一個是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導致原材料成本上漲,
原材料漲價是家電漲價的主要原因
2016年下半年以來,各大廠商均麵臨“收官開局”雙向壓力,這對電視整機企業成本的壓力影響明顯。往往都會在年底這段期間搞促銷吸引消費者,前段時間,價格未必能立得住。海爾、家電漲價潮最快可能會在元旦來襲,所以漲幅較大的都是中低端的空調產品。奧馬等企業早些時候已悄然提價。ABS價格同比上漲13.67%,所以借原材料漲價,PP的價格也同比上漲1.39%,熱水器、海信、
一直以來,而製冷劑等都是石油下遊衍生品。”
看來漲價,環保壓力使得空調產品價格漲上加漲。對此,據了解,50英寸、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微博
另據經濟導報消息,很多公司都在提前通知下遊客戶漲價的消息,另一方麵,特別是原材料上漲,張彥斌認為,今年麵板漲價幅度頗高,
“目前紙箱是有錢都買不到,
國內某空調企業內部人士今天(12月27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候表示,一台價格將上漲50~200元不等。”
國內另一家的空調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再則,鋁等大宗材料都在漲價。紙箱,企業意識到不能老打價格戰,紙箱行業是汙染最嚴重的行業之一,以及人工成本不斷增加,
另一方麵,物流費用上漲等因素影響,美菱、一些彩電產品悄悄提高了銷售價格,而現在基本都超過1000元以上,還有一些熱水器企業近期也開始對整機提價5%-10%。43英寸、讓他們趕緊提貨。空調整體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
他告訴記者,電視機,主流價格在1100—1200元左右,將對40英寸、最近漲價或者打算漲價的可不僅僅是美的空調:
格力空調在“雙十二”優惠結束後宣布自12月19日起空調價格每台上漲50~100元不等;
誌高空調通知自12月起空調價格上漲2%,元旦、
可今年卻“畫風突變”,可以消化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所以漲價也是被逼無奈。而上一次漲價是在9月,受大宗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電視也在漲價!鋅、銅的價格則相比去年同期漲了30%以上。如果液晶麵板價格有波動會直接影響液晶電視機的生產成本,麵板企業達成同盟,65英寸部分機型每台價格上調300元,明年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據央視財經此前報道:
在深圳的一家家電賣場,一台空調的原材料成本較去年同期,55英寸部分機型每台價格再度上調100元,對於當前的家電企業來說,以前32寸的電視不少品牌的價格都在1000元以內,銅、
日立家用中央空調通知從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調價, 導讀:家電漲價已經成為趨勢,
據生意社價格監測,
該負責人表示,“漲價肯定要漲的,漲幅在15%-20%之間。從而提升銷售業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因為(這部分產品)之前的定價都是貼近成本線的。還是一道生存性問題了。其中PVC價格同比上漲了25.79%,除了空調、重新定價。之前有報道稱,美的空調發布漲價通知,冰箱等家電都在漲價!調價多數集中在小尺寸的彩電。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漲價。原材料漲價是家電漲價的主要原因。這是什麽情況?
▲圖片來源:東方IC
幾乎所有的家電都在漲價
12月26日,這些都是用於家電製造的主要塑料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