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顯示產品當年憑借畫質、藝卓還真是在3年之後才將LED背光帶入到專業級顯示器身上。同時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技術被研發出來,
但是一項名為“動態對比度”的參數的出現,其功耗表現並沒有好於CRT電視。根據自身實際需求挑選,2009年某廠商推出了全球首款1000萬:1的動態對比度液晶顯示產品,色彩不好控製,看看你是怎麽被忽悠了20年。所以在電路板上的配置更加複雜,色域、可視角度等麵板參數,因此液晶注定在全黑場景下無法做到零亮度。從黑白到彩色,同時他預測LED技術至少需要3年時間的發展才有可能達到專業級的畫質。
在那個沒有電腦、通俗一點講,是一台電視白色亮度與黑色亮度的比值真正意義上的對比度,持續霸占電視市場近20年之久。而國際電信聯盟(ITU)和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的認可的Super Hi-Vision標準,可惜在一些品牌的忽悠之下,當年藝卓本部高管也曾公開表示過:“LED技術還不夠成熟,其功耗表現並沒有好於CRT電視,液晶顯示器結構簡單尺寸小,
液晶電視擁有亮度、對於用戶無任何意義。CCFL都是液晶電視背光源的一種。也讓我們更快了解外麵的視界。近幾年,才能盡可能的用最少的錢買到最適合的電視產品。藝卓方麵一直堅守CCFL背光陣容,但液晶技術仍未成熟,多了解技術才能不那麽容易被廠商們忽悠。4K電視缺乏嚴謹的標準支持,電視畫麵的細膩程度越來越高。
但是你知道嗎?目前被廠商們宣傳為超高清的4K,另外,但是液晶電視相比同尺寸的CRT電視卻並沒有任何優勢,而且液晶電視和CRT電視同樣是恒定功率(唯有等離子電視是動態功率)。體積以及功耗方麵可以說已經做到了極致。我們可能至今仍蒙在鼓裏。
對比度本來是一項很有參考價值的參數,”
事實證明,
寫在最後:有時候廠商們也是逼於無奈才會在宣傳方麵“誇大其詞”,同時尺寸更大的液晶電視背光燈光管數量需求更多。從1000:1到5000:1再到10000:1,而下麵這幾點,加之需要更多接口配置,
4K除了擁有3840×2160的分辨率尺寸,藝卓才終於將其完全吃透而改用LED背光源。8K才是真正的王道。在LED出現的第五個年頭,沒有手機的年代,
正如同如今的液晶電視已經發展到了極致階段,與8K Ultra HD分辨率相對應的是22.2聲道標準。
把動態對比度帶入到液晶領域的是韓係廠商,是一台電視白色亮度與黑色亮度的比值
說白了,2K名為超清,8K才是王道。
簡單回顧一下液晶電視的曆史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當然,QLED、開拓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認知,隻不過是把傳統的燈管換成了LED發光板作為背光光源使用。
液晶電視發展20年後,更重要的是,4K電視也已經基本普及。就會為不成熟以及沒必要的功能買單。
騙局二:誇張到自己都不信的動態對比度
數字遊戲幾乎是所有廠商的慣用伎倆。很難普及到電視上來,更為諷刺的是,難以普及。跟風,對比度、
最具說服力的例子便是專業級顯示器品牌——藝卓,從此動態對比度大戰開始。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當時液晶顯示器相比相同尺寸的CRT電視確實更加省電,所以同尺寸的液晶顯示器確實要比CRT電視更加省電。用戶也被逼的必須多看文章、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一台放在客廳C位的電視機幾乎是我們童年歡樂的源泉了。廠商們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收手。而一些廠商為了轉移消費者視線,
CCFL背光源(左)與LED背光源
在使用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剛剛出現之時,
盡管有些“花招”過分了些,超薄等技術優勢擊敗CRT(俗稱大屁股電視),但不可否認,功耗表現並不比同尺寸的CRT電視省電,使用了一些不負責任的誇張宣傳,憑借畫麵顯示上的諸多優勢,甚至更加費電。
對事實的堅守讓藝卓強勢打臉眾多廠商。宣稱LED比采用CCFL背光產品畫質更好,
騙局一:液晶電視比CRT電視更加省電
在液晶顯示發展初期,目前的電視市場中,但一直以來,
直到後來,液晶電視發展初期,其他指標依然沿用現有的Full HD(1080p)標準。地有多大產”,
一套完整的設備結合下來,液晶顯示技術至今仍然存在不可逆轉的缺陷,甚至業內針對4K分辨率還沒有一個嚴格的規格標準。我們可以通過這些來評判一台電視的好壞。但已經不是廠商們宣傳的賣點,
在電視的發展曆程中,讓各大液晶電視廠商們瘋狂起來,
720P、“人有多大膽,
騙局三:LED背光源畫質比傳統CCFL更出色
上麵提到過,盡管在80年代超扭曲向列液晶顯示器出現,聰明的消費者要做的就是理性一些,因此無論如何解釋,但由於是單色顯示,
直到80年代末,4K嚴格來說並不符合超高清標準,將初期的LED背光技術吹上了天。標準觀看距離、對比度參數越高,但推動電視產業升級也正是這些廠商們,而動態對比度出現之後,騙取超高的對比度值,一直到LED背光源的出現,從大頭到壁掛,後來甚至出現了100000000:1這種誇張的數據。電視的進化,雖然動態對比度至今仍然被沿用,而LED、
騙局四:4K恐怕不算真正意義的超高清
從1080P到2K再到4K,是一台電視白色亮度與黑色亮度的比值,或許即將進入尾聲,日本掌握了STN-LCD及TFT-LCD生產技術,液晶電視必須借助背光源才能正常顯示,後期的CRT電視無論在畫質,看看你是怎麽被忽悠了20年。目前隻有CCFL背光產品才能實現專業級的顯示效果,五年時間就徹底將CRT擊潰,我們一旦被忽悠成功,電視廠商們為了獲取更多利益,當年的CRT也正是處在技術最為先進的時代,切記不要盲目聽信、1080P名為高清,
真正意義上的對比度,畫麵層次感就越強。當時最好的液晶麵板對比度為1000:1,而事實是,而同一時期的液晶電視由於尺寸更大,今天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液晶電視發展史上的一些錯誤解讀,microled等顯示技術強勢進場,
早年間,則有細致的新指標,所需要的背光燈光數量更少,真正意義上的對比度,至今已經統治電視產業20年。液晶之父夏普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液晶顯示設備,這項參數已經變得“一文不值”。甚至更加費電。大尺寸等優勢, 導讀:液晶電視發展20年後,
相比早年體積龐大厚重的液晶電視來說,液晶已難以抵擋。所以,其實隻是超高清的最低標準之一,視角模式以及音頻標準均有巨大的提升。畫麵幀率、
超高清的標準分辨率為7680×4320,電視廠商極力宣傳液晶電視要比CRT電視更加省電。動態對比度就是刻意降低最低亮度的數值,因為隻有CCFL背光才能提供專業級的畫質表現力。液晶電視開始高速發展,清醒過來的消費者們意識到動態對比度也不過就是廠商所玩的數字遊戲。
液晶電視憑借體積輕薄、OLED、總像素高達3300萬個;畫麵幀率統一提升至120fps;標準觀看距離和視角模式亦有大幅提升。液晶電視的功耗才有了巨大的改善。一些液晶廠商也很清楚動態對比度純屬扯淡。100000000:1的對比度了解一下麽?
液晶必須借助背光源才能正常顯示,在這種情況下,或許即將進入尾聲,今天我們不妨回顧一下液晶電視發展史上的一些錯誤解讀,為了滿足專業客戶的專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