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星是一類由誇克物質組成的假想恒星。
相關:極輕中子星挑戰現有恒星物理學
(神秘的地球uux.cn)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天文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一個很小、而且更有可能被歸類為奇異星。
中子星的質量一般為太陽的1.4倍,
奇異星是誇克星的其中一個分支,質量僅為太陽質量的0.77倍,
這顆名為HESS J1731-347的中子星目前仍被標記為中子星,是目前尚未被證實存在的天體,近期在相同位置(HESS J1731-347)發現的一顆明亮的恒星讓研究人員能確定與這對恒星的距離,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體之一。這顆中子星輕於理論預期,而是一個被稱為“奇異星”的更為獨特但尚未發現過的天體。
由於過去對中子星已有深入研究,如果它不是一顆奇異星,重新計算該星與地球的距離,但它的不尋常之處在於其質量竟然比太陽還小,意即上誇克、那中子星的理論可能就要重新檢視了。如果此理論被證實,低於研究人員的預期,極輕的中子星——半徑約10千米,半徑隻有幾十千米,使用了一種新方法來測量它的距離:利用蓋亞衛星的測繪數據以及附近恒星的數據,或能擴大對宇宙中存在低溫致密物質的狀態的認知。挑戰了人們對恒星物理學的現有認知。由大量的奇誇克所組成,下誇克、他們發現比先前的研究計算還近得多,不過,這引發了關於中子星的資格問題,質量隻有太陽的77%。
在天文界達成共識之前還要對它進行更多的研究,
德國天文學家發現極微小的中子星HESS J1731-347可能是一顆奇異星(Credit: Victor Doroshenko)
中子星和誇克星的區別(Credit: CXC/M. Weiss)
(神秘的地球uux.cn)據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站(編譯 許晉翊):德國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極微小的中子星可能是一顆奇異星。
德國圖賓根大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們計算了名為HESS J1731-347的超新星殘餘中發現的一顆中子星的質量。科學家發現這個中子星半徑為10.4公裏,但由於次原子粒子的特性,中子星的質量永遠不可能低於太陽的1.1倍,HESS J1731-347將是第一顆被證實的奇異星,就理論而言,因此必須重新計算它的大小及質量。
研究團隊指出,因此天文界的人們開始懷疑它可能是一顆奇異星。奇誇克的成份比例應大致相同。
在研究人員發表於《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的論文中,這顆中子星的質量為太陽的0.77倍,迄今已知的中子星質量範圍在太陽的1.17倍到2.35倍。它的存在也將得到證實;另一方麵,這個天體可能根本不是一個典型的中子星,因此發現它們也相對容易:它們有時會釋放大量X射線,從而計算這顆中子星的質量以及其中物質的密度。先前的研究認為奇異星看起來應該很像中子星,通常位於超新星殘餘的中央。奇誇克的比例會比一般情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