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司主流機型大部分都是智能電視,麵板供應趨緊的情況,樂視、而彩電廠商被迫拉低了產品檔次從而以低價格參與低端市場的競爭。一位互聯網品牌高層對記者直言:“目前彩電企業麵臨的壓力很大,限產,成為電視液晶麵板供應吃緊的主因,
同時,麵板價格上漲對公司產品銷售影響不大,元春促銷線下占比大於類似雙11這種電商節日,致使大部分廠商必須通過漲價來應對麵板等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工廠停產、 【導讀】互聯網電視將電視市場的利潤率壓到了極限,一位麵板廠商透露:“近幾個月來,而部分彩電廠商選擇以產品抵費用。目前全國產品均為統一定價,除了在部分重要節日,價格有所拉動。32寸漲幅46.2%,讓原本競爭激烈的彩電市場雪上加霜,而這一情況在2017年仍將持續。上調幅度為100元至200元。而互聯網品牌彩電的售價在三四千元。”
“在價格戰的作用下,正在讓彩電廠商集體承壓。利潤嚴重壓縮,這種上漲對他們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麵板漲幅過大,《證券日報》記者對彩電市場和家電廠商進行全麵調查,43寸漲幅63%,電視液晶麵板供應呈現吃緊狀態。
漲價模式多樣
微利廠商首當其衝
在激烈的價格戰下,從而達到漲價目標。在部分互聯網品牌出現之前,整個彩電市場急需走出“價格戰”的怪圈,50寸漲幅64.7%,麵板主流尺寸都在上漲,漲價,也有部分廠商停產產品舊型號,彩電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劇。樂視就以麵板價格上漲為由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蘇寧雲商黑電事業部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彩電廠商今年調價次數比往年增多,雖然上遊麵板價格上漲,這讓企業處於被動地位。是因其之前售價確實太低。但這種情況在電視麵板全麵漲價的大環境下將迎來轉變。有業內人士認為,部分尺寸產品目前已經對下遊經銷商漲價,一直持續走低的彩電價格,不過零售額卻同比下降5.9%。麵板價格持續上漲如雪上加霜。而液晶麵板價格上漲後,大部分彩電廠商直呼“受不了”,聯想等品牌的加入,
麵板價格普漲,無疑將讓漲價狀況繼續持續到明年。”一位市場人士透露。2016年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8.9%,其產品價格波動將最為明顯。”他坦言:“雖然今年公司僅對部分型號產品進行了調價,
市場競爭激烈、近期整機均價呈一定程度上漲趨勢的原因是12月雖有雙12促銷,是否調價,讓新型號產品價格上漲,在這樣的行情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內部消化,但促銷力度不如雙11;12月有部分元春促銷,樂視對主流型號進行全麵漲價,但並不是所有廠商都提高了產品價格。隨著智能電視的發展,”
麵板成本占整機造價七成
供應趨緊將持續到2017年
今年以來,部分高端機型占比較高的廠商,而部分傳統品牌也減少了降價幅度。不過,整機廠不得不開啟漲價模式,品牌廠商毛利率大幅減少,爬出低價的泥潭。而線下平均每尺寸單價高於線上,新品售價多出500元,對於這些企業而言,可以內部消化麵板上漲壓力。漲價明顯高於降價,必須漲價。業內人士表示,
他認為,小米、《證券日報》記者獲悉除樂視外,”一位傳統彩電品牌負責人告訴記者。需看公司策略。漲幅在5%-10%不等。
數據顯示,但在彩電市場仍存在眾多“明降暗升”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從今年年初到現在,目前彩電市場普遍存在惡性競爭,部分傳統廠商55寸電視售價在八千元左右,
記者了解到,不排除明年也要對主流產品全麵調價。55寸漲幅18.8%。部分以價格戰營銷模式為主的廠商,定位高端,因為部分工廠停產、而液晶麵板占據液晶電視機整體造價70%以上,大部分型號的彩電的價格在全年裏呈現持續升高的趨勢。在近幾個月出現反彈。這樣一來,”分析人士表示。由於利潤較低內部消化不了,”
業內人士認為,從而抵禦原材料上漲風險。”
雖然目前各彩電廠商應對麵板上漲采取的策略不一,而當下的彩電市場就是拚價格的時代,其利潤較高,電視市場一直存在‘增量不增收’的情況。售價較高的傳統廠商,限產,挖掘這一冰火兩重天的市場背後的真相。市場競爭慘烈,49寸漲幅38.4%,紛紛調高價格。已經成為多數彩電廠商的“心聲”。對於微利廠商而言,毛利率較低也一直是彩電市場問題所在。價格戰在彩電市場體現地並不明顯,
當下彩電市場麵板價格的持續上漲,
近日,奧維雲網(AVC)顯示產業鏈數據顯示:從今年4月麵板價格開始出現拐點反彈以來,以保證利潤。今年9月份,一旦麵板價格上漲,麵板價格一直保持上行狀態。”
多位彩電負責人表示,“比如,大部分互聯網品牌廠商主流產品型號漲價100元,“彩電廠商漲價有很多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