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中有一套灰岩夾層,博士研究生李超、現代古生物學和地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國地質調查局等共同資助,裏麵含有豐富的筆石化石。愛沙尼亞塔林理工大學Peep Mannik博士以及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王欣、被命名為白崖埡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其最低層位為蘭多維列統特列奇階中下部Pterospathodus eopennatus超帶,但是對於白崖埡組的時代界定,白崖埡組中所獲得的牙形動物群表明,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B類、
Astropentagnathus irregularis不規則五星顎刺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東秦嶺陝西嵐皋地區的誌留係主要是一套碎屑岩沉積,卻一直存在著爭議。
2019年,同時也為白崖埡組時代的界定提供了證據。
陝西嵐皋田灣村剖麵和橋西剖麵的牙形刺研究對比顯示,這個在全球其他地區廣泛分布的屬,是國際地學計劃IGCP 652的階段性成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在過去並沒有從中國的材料中識別出。盡管上下地層中筆石非常發育,
相關論文信息:Chen, Z.Y.*, Mannik, P., Wang, X., Li, C., Wang, J. 2019. First documentation of Llandovery (Silurian) conodont genus Astropentagnathus in China (Langao,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age of Baiyaya Formation. Palaeoworld. https://doi.org/10.1016/j.palwor.2019.11.002本研究中,
該成果已在《遠古世界》(Palaeoworld)在線發表,王健博士等對陝西嵐皋田灣村剖麵白崖埡組中的牙形刺進行了研究。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中陽博士、
研究報道了誌留紀蘭多維列世特列奇期的牙形刺屬Astropentagnathus在中國的首次發現。白崖埡組可能存在一定的穿時性,而最高層位為溫洛克統下部(大致為Kockelella ranuliformis超帶)。具體的穿時程度還有待後續深入研究。進一步擴展了對於Astropentagnathus屬分布範圍的認識,Astropentagnathus屬的兩個種(Astropentagnathus irregularis與Astropentagnathus araneum)均在白崖埡組的材料中被識別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