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三拒紅顏的故事

source: 一勞永逸網

author: admin

2025-11-02 23:59:58

沒想到,梁啟超以“年邁不想再婚”為由,第三次婉拒了她。

  1898年6月,光緒天子下詔變法,參與維新變法的梁啟超,由此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台。席間,梁啟超又一次見到何惠珍。事先,梁啟超在檀香山演講,何惠珍為其擔任翻譯,兩人配合默契,演講運動盛況空前。
他在給妻子的信中說:“我想得到惠珍的幫助,馳騁世界,但理想與現實的條件,又萬萬不能……”

  1924年9月,李惠仙因病逝世,梁啟超身邊少了一個理解、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筆款,並托人設宴向梁啟超交代捐款事宜。”梁啟超明確地拒絕了她。他知道,何惠珍畢業於美國名牌大學,她作出這樣的決定,其癡情實在令人感動。事先主持鄉試的考官、”聰慧的何惠珍馬上曉暢了梁啟超的意思,她眼淚汪汪地拿著梁啟超贈給她的一張自題詩詞的小像,一步三轉頭地離開了梁啟超。支持他的人,頓感悲痛萬分。

  初遭拒絕,何惠珍不僅沒有氣餒,反而為梁啟超的忠貞感到快慰。清末聞名維新派人士李瑞棼,對梁啟超的才華極其賞識,當即請人做媒,將堂妹李惠仙許配給他。”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啟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說道:“惠仙姐賢德,我就向她學習,我們就做先生身邊的娥皇、”

  梁啟超卻提筆為何惠珍寫了一首詩:“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瀏陽”指譚嗣同)。癡心不改的何惠珍,聽到李惠仙病逝的新聞,趕忙找到梁啟超,一麵勸慰其節哀,一麵尋機重續秦晉。梁啟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隻得避居澳門。這次,何惠珍提出一個讓梁啟超心驚的要求:“我情願下嫁梁先生做小。第二年秋天,梁啟超將家人接到了日本。於是,他連夜給身在日本的妻子寫了一封信:“餘歸寓後,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險些不能自持……不知惠仙聞此事將笑我乎,抑或惱我乎?”梁啟超心想,妻子接信後,定會生出一些醋意來,大罵他一頓,這樣,他發熱的頭腦也好岑寂一下。李惠仙說:“我遠在日本,不能照顧,先生身邊若有個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顧,豈不更好?”

  梁啟超在妻子的寬容麵前慚愧萬分,將妻子的信轉給何惠珍。然而,好景不長,百日變法失敗,康有為、女英吧。他們在事業上,確實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這些年來一向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讓妻子傷心?為此,他異常苦悶。梁啟超打開信後,停住了,妻子給他寄來了《關雎》:“窈窕淑女,正人好逑……”竟然樂意成全他的婚事。事後,為博取梁啟超的好感,她動員父親(father)為康、

  很快,妻子複書了。尊敬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先人師。

  不久,28歲的梁啟超應康有為之召,前去美國檀香山辦理保皇事宜,在那裏重逢了鮮豔大方的何惠珍。此時,何惠珍對才華橫溢的梁啟超暗生情愫,運動過後,向他表白了愛慕之情:“今生今世,我之心惟有先生……”

  “不行,我家中已經有妻子了。

  “惠珍是一位多才多情的好女子,可惜……”梁啟超歎了一口氣,把何惠珍親手織的一把小扇寄給妻子,讓其代為保管。何惠珍心有不甘,多次上門,梁啟超都避而不見,萬般無奈的何惠珍隻好灑淚告別……

  梁實秋先生評價梁啟超時曾說,梁(啟超)先生學問是第一,品德人品是第一,他是名副其實的大師。

  國學大師梁啟超自小聰明,17歲參加鄉試,成為舉人。



Copyright © Powered by     |    梁啟超三拒紅顏的故事-1YJGFGG2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