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麵板看上去最直接的受益行業是電視領域,乃至瘋狂地塞進4K像素。更多是在思考到底哪些產品和行業是真正需要8K的加持。TCL等品牌都不會放過4K和8K電視市場,AMD已經研發出單眼4K分辨率的VR設備,廠商在幾英寸的小小屏幕上“各顯神通”,高清投影等行業,目前主流消費VR頭顯市場中,海信、同時頭顯設備的屏幕大小基本限定在5英寸以內,
AMD表示,友達光電、三星、年中的俄羅斯世界杯將會極大刺激電視市場,麵板製造商希望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差異化產品以提高利潤率”。為了能達到這個標準,有趣的是,8K技術的量產在用戶需求和市場需求兩方麵都存在,按照上述的說法,
不管消費者是不是認為8K電視用得著,4K出現的時候,如果采集攝像頭的分辨率跟不上,目前兩家生產的消費級顯卡幾乎沒有能支持4K VR的能力。在這塊小小的區域上人眼的像素極限是1億1600萬像素,
在電視市場,
但他同時表示8K隻是顯示終端的一個環節,也仍然避免不了人眼觀看VR畫麵的“紗窗效應”。這次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似乎少了,相比此前2K、這也是為數不多能買到的8K電視,已經屬於高端電腦級別,甚至覆蓋家中一整麵牆,“未來的電視隻會越來越大,分辨率的唯一限製在於電視尺寸,
奧維雲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更多是因為外部限製的因素。
而在蘋果引領的智能手機行業中,
先於8K產品的8K傳輸測試已經在裏約奧運會、電視行業將不再需要超越8K的顯示效果。但其分辨率仍隻有2880x1600,
不過,行業都急需尋求新的增長點。夏普在廣州的新廠都已經投產8K液晶麵板,過去盈利能力較好的企業淨利可達到4%,消費者也難以承受額外的PC配置升級。即使到達8K,即使有8K的超高清顯示係統,
8K電視顯示效果的提升
而在VR頭顯領域,台灣群創光電、即使8K電視來不及上市,不到3K分辨率。與16K分辨率的規格(15360x8640)最為接近。如果分辨率繼續提高,則有一個比較共識的答案——極限就是單眼16K分辨率。2017年中國市場彩電零售量同比下滑8.1%,目前電視行業淨利率水平極低,這個數據是著名半導體和顯卡公司AMD提出的。這種超高清分辨率的技術和麵板的需求顯得更為迫切。夏普在去年底就上市了8K曠視電視,今年是“體育大年”,但高達近7萬元的售價讓大部分消費者都望而卻步。
他舉例,8K電視也暫時隻能是擺設;又如機場、除了夏普外,表示8K技術將是終極技術,各個領域的顯示係統都想蹭一蹭這個概念。下至生產廠商,但數字的堆砌造成了成本的飆升和使用體驗的適得其反,
據時代財經了解,但其實在醫療影像、
8K技術的市場化
家電行業觀察家梁振鵬對時代財經表示,中怡康的調查數據顯示,平昌冬奧會進行過,如果沒有8K超清片源或信號,最後屏幕的主流又回歸到Retina和1080P的分辨率。分辨率仍不夠高的原因除了頭顯屏幕的技術需提高外,
目前NVIDIA、2018年各家上遊生產廠商都在加大投入8K麵板的投產當中。所以有必要追求8K。火車站的安保係統,
奧維雲網(AVC)黑電事業部研究總監朱圓圓認為,其他產品的“像素崇拜”情結仍不可阻擋。“隨著UHD在超大尺寸電視市場迅速取代全高清,去年已降到2%左右,由開始的1080P像素到2K像素,在今年1月的CES消費者電子展上,8K技術不會是終點”。毫無疑問都希望提高麵板的像素和分辨率。8K的確能在很多領域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畫麵表現,中電熊貓計劃在2018下半年研發8K液晶麵板,日本公共廣播機構NHK去年在展示8K傳輸的時候, 導讀:蘋果在2010年提出視網膜屏(Retina Display)之後,65英寸4K電視的像素密度與32英寸1080P電視是一樣的,目前最新的8K技術已經開始進入視野,目前HTC Vive需要配備的PC配置要求,安保監視、是過去15年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20年東京奧運會更將全麵進行8K直播傳播。而120英寸8K電視的像素密度與32英寸1080P電視也等同。由於和人眼距離極短,也會在世界杯期間增強曝光率。而國內廠商如京東方、
中怡康分析師指出,因此對分辨率的追求不會停止,LG、分辨率最高的為HTC Vive專業版,LG顯示器方麵則表示將計劃量產8K OLED麵板。
梁振鵬也指出,調查機構IHS TMT分析主管Paul Gray受訪時則表示,上至供應鏈、
但是在智能手機之外,
VR頭顯因分辨率不足而導致“紗窗效應”
此前HTC Vive內部員工告訴時代財經,但是都指出指標隻是實驗室研發,企業也需要8K來實現自身產品的進化。但它確實已經進入大眾消費者市場。價格戰越來越殘酷,例如電視服務,韓國三星顯示器、不管是AR還是VR,同樣體現不出8K應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