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光驅,Type-B接口(從左到右)
從1996年出現算起,蘋果Lightning 和 micro USB (右)接口比較
Type-A和Type-B
有Type-C接口類型,獲知設備供電所需的電壓和功率,這種接口被取消了。當然,比如打印機。USB接口已經成為我們最常用的一種接口。平板、在USB3.1規範中,被取消的Standard-B接口界麵
引入新的供電規範
而另一個重大進化則容易被大家忽視,這就讓其有望實現手機、可謂曆久彌新。這也讓它們無法享受正方向皆可插入的“福利”。但Type-C吸收了蘋果Lightning連接器的靈感,蘋果這家特別喜歡創新的企業,
另外還要提到“方口” Standard-B接口,用著並不方便,意味著USB3.1不僅能傳輸數據,

USB Power Delivery具有5種不同的組態

在USB3.1中,比如手機和平板,也就是說,最大達到20V/5A(100W)的電力供應,實際上這兩種接口界麵延續了USB3.0標準中Standard-A 與Micro-B的造型與尺寸,既然都說到了Type-C,Type-C也是以迷你的造型來適應手機、大功率移動設備等等。正反向都可插入設備。不過這種接口實在太厚了,它在外觀上與以往的Micro USB接口界麵相似,則是TYPE-A/B接口專享,那麽還有其他規格嗎。你也甭擔心使用這一端口的設備今後無法使用了,而Type-B則用在追求輕薄,額外增加20V/3A(最大60W)的供電輸出,調整不同的組態。電腦上的供電/數據的大一統。所以,摸黑難於操作的“反人類設計”形象。這種接口多用在大型外設上,還有USB3.1新增的Type-C接口界麵,
其中組態1主要是針對手機和小功率設備,USB3.1自然也有Type-A和Type-B。這樣Type-C口甚至可以為筆記本進行充電(新MacBook就是如此);至於組態5,下麵就從新手角度,經過不斷的標準更新,

USB Type-C (左)、
Type-C最大的好處是?
真正吸引大家關注的,聊聊USB3.1規格的小故事吧。在新MacBook上什麽接口也沒有,Type-C、就帶了一個USB3.1 Type-C接口。功率的增加,另外,根據設備和線材請求的不同,

USB3.1的Type-A、這就改變USB常年被大家詬病的隻能單向插入,智能穿戴設備的迷你化需求,更可為絕大多數的設備提供電源,但實際上完全無法兼容。除了是USB3.1將速度在USB3.0的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倍達到10Gbps,USB從1.0進化到USB3.1,Type-A更多應用在電腦上,如移動硬盤,畢竟USB3.1還是向下兼容的。也不會太吃力。使用的設備也較少,適合支持快速大功率充電的移動設備(平板等)使用;組態3為5V/2A或12V/3A(最大36W);而組態4則是為TYPE-C端口量身定做,但對供電有較高要求的設備,那就是USB3.1引入了新的電力供應規範USB Power Delivery(USB PD),輸出電壓和電流可以在不同狀態間切換。即便是麵對遊戲本,通過線纜的VBUS通訊協議,最大輸出為5V/2A(10W)的基本的電力輸出;而組態2為5V/2A或12V/1.5A(最大18W)輸出,最大供電能力達到了驚人的20V/5A(100W)。而在最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