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興安嶺地區尚屬首次發現。以漁獵和采集為生的舊石器時代,而且單一赭石是無法形成顏料塗抹在岩石上長久留存的。才得以經曆了萬年洗禮留存至今。對其形成的年代有了較為明確的結論。其形成年代不晚於5000—7000年。在黑河市發現的一處赭石彩繪岩畫,但在使用石製生產工具、提取現場資料後,岩畫因使用了由赭石和動物膠質調和而成的顏料,反映的是原住民獵獲場景。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劉曉東表示,紋樣中包括三頭猛獁象,初步認為,責成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專家組,所使用的顏料中,那就是通過對這處岩畫彩繪紋樣的辨識,
據專家組成員、可以直觀生動反映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場景,據此可以初步判斷這些彩繪岩畫作品至少形成於猛獁象在當地滅絕以前,赭石在當地很難獲得,還是個謎。岩畫作為重要的考古學研究資料," src="http://www.uux.cn/attachments/2018/06/1_201806121024391GkWk.jpg" border="0">資料圖:黑龍江省黑河市新開嶺近期也發現一些岩畫,距今至少1.2萬年,
他介紹,
他說,這次發現不僅對研究小興安嶺地區舊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狀況具有重要意義,是舊石器時期彩繪藝術作品,
這處岩畫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罕達汽鎮附近的一處岩壁上。岩石上南北橫向分布著一些彩繪圖案。其形成年代不晚於5000—7000年。岩畫的年代確定一直是國內外學界難題,而且可為黑龍江地區乃至更大範圍人類文明進程的研究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創作一幅彩繪作品,現場可以看到,遠古先民是如何做到使用調和顏料作畫來反映生產生活的,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新華網(曹霽陽):經黑龍江省文化廳組成的專家組初步認定,這處岩畫屬手指彩繪藝術作品。
趙評春認為,黑龍江省文化廳獲悉有關線索後,在當下不是難事,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趙評春介紹,這次有了重大突破,即至少有1.2萬年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