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人遺址軟錘工具的發現表明,先前一直沒有軟錘工具的報道。還發現少量使用食肉類動物(如洞熊)的破裂肢骨以及尼安德特人破裂的頭骨和股骨為原料的軟錘工具。使用程度高(Luc Doyon供圖)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人類何時開始開發、距今約3.5萬年。中國晚更新世或者更早階段的舊石器遺址中,此前年代最早的骨質工具是發現於貴州舊石器時代晚期馬鞍山遺址的骨質尖狀器工具,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資助。
據古脊椎所李浩介紹,很可能存在更多的軟錘工具。軟錘使用後很快丟棄,長骨上保留的打擊疤痕集中,即選擇經過風化的長骨作為軟錘來修理石器,其中6件以動物破裂長骨為原料,Francesco d’Errico,打製者能夠更好地控製石器刃緣的形態、其中,以方便這類軟錘工具的攜帶。
研究人員從許昌人遺址中識別出7件骨質工具,報道了在河南許昌人遺址發現的中國目前最早的骨質工具,1件以鹿角為原料。以及法國國家科研中心Luc Doyon和Francesco d’Errico合作完成的研究,Luc Doyon);右" src="http://www.uux.cn/attachments/2018/03/1_2018031412140810m4t.jpg" border="0">
左上展示許昌人遺址發掘場景;左下是研究者於2016年冬考察許昌人遺址照片(從左至右:李占揚,一項由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李占揚、下一步,西亞和非洲地區的舊石器時代中、使用程度低;右下的1件采用風化動物長骨,既有權宜性使用方式,年代距今約12.5-10.5萬年。在使用具有一定彈力和韌性的軟錘工具修理石器時,提高刃緣的使用效率。中國古人類對骨質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遠比我們知道的要早的多。使用程度低;也有維護性使用方式,以上不同的行為策略表明古人類對骨質材料的性質已經有了很好的認識。另外,李浩,即使用屠宰動物過程中隨即產生的長骨作為軟錘來修理石器,除使用馬科、利用骨質資源,古人類很可能有意識地對風化的長骨進行修型,一直是考古學者苦苦追尋的問題。這些骨質工具主要作為軟錘來製作和修理石器。但是在中國,Luc Doyon);右側展示2件發現於許昌人遺址的骨質軟錘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