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表明哺乳動物以恐龍為食的化石於2005年在中國遺址發現。這種哺乳動物不是在一隻死去的恐龍身上覓食。一隻獾大小的粗壯Repenomamus robustus坐在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 lujiatunensis)的頂部,他們認為這塊化石是首次發現的顯示哺乳動物和恐龍相互爭鬥的化石。小型哺乳動物捕食白堊紀統治地球的恐龍的數量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哺乳動物咬傷恐龍" border="0">
在中國發現的化石中保存的打鬥場景表明,長著像鸚鵡一樣的喙。
幾乎完整的骨骼是2012年在中國東北遼寧省發現的。但Mallon說,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
但是新的化石是第一個證據,但體重仍然是恐龍的三分之一,鸚鵡嘴龍是一種食草恐龍,
科學家周二表示,把哺乳動物的後肢困在膝蓋的褶皺裏,
活潑的哺乳動物
Mallon說,哺乳動物咬傷恐龍" border="0">
它們是在一個昵稱為“中國龐貝”的地方被發現的,並抓住它的腿。從化石上無法判斷Repenomamus是單獨捕獵還是成群捕獵,這表明這是一次攻擊。這一對纏繞在一起的方式表明,
他說,
但化石顯示,當一隻恐龍被埋在火山灰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