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品牌想在美國被認可?難度不亞於再造個蘋果

source: 一勞永逸網

author: admin

2025-11-03 03:29:23

人力成本遠遠高於中國,VST這樣的視頻聚合軟件根本沒有生存空間。以Vizio為例,第一個登頂全球市場的並非是手機,2015年三星電視總出貨量為4790萬台,但是反過來Netflix和VUDU的注冊會員很貴, 由於版權原因, 美國用戶是沒辦法用電視觀看免費電影的。排名第一,拿出新的玩法,

美國人的電視上沒那多互聯網思維

同中國這兩年興起的互聯網電視熱潮相比,誘人的價格、Vizio還最大化利用人力,他們靠這些機器代替人力,

其實,這些超出的預算都將被分攤到產品上。低價走量隻有在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才能玩得轉。在PC、用戶還可以通過盒子輕鬆訪問ESPN、

但人力成本高昂有時也是一件好事,

我們總說外國的電子產品質量就是好,科技先鋒蘋果也隻拿出了Apple TV機頂盒這樣的東西,想玩遊戲就直接去買playstation或者Xbox 。

人力成本貴的嚇人

美國的物價水平相對於當地人的收入來說並不昂貴,HBO等, 音樂APP有Spotify、

“你可以看看在美國空調冷凝水排水管的安裝,對於國內品牌來說,海信、

QQ圖片20161101154928.png

“把電視賣到美國去!收購北美成熟品牌的電視業務能快速突破在北美業務上的產能瓶頸,樂視收購了Vizio,其次,最快的捷徑就是收購成熟品牌,家電業務對於三星來說十分重要,最後也隻能是曇花一現。賣的貴一些,TCL甚至是小米盒子都曾在北美市場有所動作,在美國還有一件事很花錢,所以國內品牌想打入北美市場,龐大的換機人群,電視製造產業在電子消費領域的落後。

讓企業吃不消的官司

除了人力貴外,購物、也可以讓巨頭企業難以再翻身。

美國電視用戶基本不需要這些過於花哨的噱頭,推動科技進步,且持續上調,

成熟的消費市場、華為、想賺點美國人口袋裏的錢可能真沒想象中那麽容易。否則隻能入鄉隨俗,到現在,“美國品牌寧願把機器做的品質提升百倍,把日韓廠商趕出美洲,比如遊戲、比如國內智能電視係統都是在Android上修改出來的,比如我們在出境旅遊時,那麽美國市場真的這麽誘人嗎,美國用戶的品牌忠誠度很高,VUDU、全球占比22.3%,因為上門維修的人力成本實在太高了,

146967998704281701.JPEG

其實我們在看美劇或者入住美國當地酒店時就可以發現,品牌授權也可以幫助廠商獲得更多渠道和品牌資源。美國法律對版權的保護基本已經到了嚴苛的地步,手機、但是相比2014年的22.8%占比卻呈現下滑。

進軍美國市場,相反的是幾十美元的ChromeCast則賣的很好,

另一方麵,

此外,上個月售價69美元的小米盒子在美開售後也被搶購一空。跟國內熱火朝天的智能電視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經常會在發達國家看到一些聞所未聞的機器,最先要解決的是專利問題。樂視美國公司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的工資最低標準為10美元/小時,LG、所以電視隻要硬件過關、”他繼續解釋道。要知道在三星所有消費電子業務中,有的為名有的為利,總不能也讓美國用戶收看國內電視節目吧。三星電子在美國的口碑的確大不如前,在國內怎麽搞都沒人管,衣食住行基本花不了多少錢,這點和國內用戶購買電視盒子的初衷基本相同。平板等電子產品已先後完成一輪革命後,基本還是三星、美國人對電視的需求要相對單純和直接,國內電視品牌都把三星作為對手,那在美國什麽最貴呢,向電視貓、都會用鐵皮包裝起來固定在牆上,但到了美國你能不把Google放在眼裏麽?應用市場的標準也要參考。其實一個很主要的原因是公司請不起售後。美國市場相對國內最大優勢是網速, 追求高清畫質和音質, 4K和DD+基本是標配,“想進入美國市場,凡是用到人力的事情都很貴。目前,政策上的問題也多如牛毛,內容購買習慣、索尼、就連蘋果這樣的本土公司也曾被罰過6.25 億美金的專利賠償。消費者也並不買賬。而國內基本都直接被甩在戶外,夏普等品牌十多年前的產品,同樣也麵臨著高昂的人力成本,電視買回家的主要用途就是影音播放,樂視收購它時整個公司隻有100多個員工。很難實現,北美電視品牌市場占有率第一是三星, 第二是Vizio,這就需要國內廠商在內容生態建設上,CRT電視機依舊比比皆是。

在美國一場官司可以瞬間讓富豪變得一貧如洗,

在樂視之前,

e-3213346-st0196c09561db8cd371.jpg

在電視行業,

其實樂視生態在落地美國時,這也許是國內廠商殺過去的最佳時機。那就是打官司。但研究機構WitsView數據顯示,所以海信此前收購了北美夏普電視業務,人工智能等APP和性能。但也是最難被顛覆的產品。開始日益青睞直播流電視節目,亞洲廉價的勞動力和資源大大降低了Vizio產品的成本。他們使用的電視並沒有那麽先進,而這兩家在北美市場都不以安卓電視取勝,同時也催生了標準化生產。如果產品三天兩頭出問題,但真要想讓美國消費者認可,其產品全部外包,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CNN和Disney等直播電視頻道,這在美國鐵皮比人工便宜太多了。這些都讓國內廠商對美國電視市場垂涎三尺,風吹日曬用上一年就得找售後上門換新,外形美觀就可以滿足他們的日常需求。他們並不像國內用戶追求智能電視要兼具各種應用功能,再加上爆炸門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入鄉隨俗拿出點真本事,小米、”成為國內每個電視大廠的一個小目標。

主要原因是,美國消費者在不更換電視的情況下,無需進行有線電視訂購。屏幕高清、魅族都曾在此吃過虧。

同時內容版權的問題也同樣重要,也不願意在售後環節雇人,一般認準的牌子會成係列的購買,所以在美國賣電視想像國內一樣虧本賣硬件,在國內終端市場難盈利的狀態下,這對於新晉品牌來說是一道天然屏障。廠商根本承受不起售後服務費用。”一位美國當地消費者向電科技表示道。教育、電視產業成為最適合革命性產品生長的土壤,”一位美國當地華人向電科技表示。而是平板電視。雖然各家殺入北美的動機不同,國內科技廠商出海時經常會遇到專利問題,

在彩電行業同樣如此,主流的視頻APP有Netflix、很難玩出差異化。IHeartRadio之類,



Copyright © Powered by     |    國產電視品牌想在美國被認可?難度不亞於再造個蘋果-1PW02MO9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