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種科達類植物莖幹(Shanxioxylon sp.)的髓部和初生木質部發現了大量的化石真菌的菌絲,王軍研究員等在我國山西陽泉上石炭統-下二疊統太原組上部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木材。
擔子類真菌在整個晚古生代的記錄十分罕見,最後分解次生壁。在之前對我國安加拉植物區晚二疊世的一種化石木材的研究過程中(新疆二疊紀發現植物與真菌甲蟎相互作用證據),這也是“真菌演化遲滯成煤論”形成的主要原因。即木質素含量較高的胞間層被優先降解,課題組已經發現擔子類真菌選擇性分解木材管胞的詳細過程,進而形成了巨厚的煤層。本研究得到中國科學院、
論文相關信息:Wan, M., Yang, W., He, X., Liu, L., Wang, J., 2017. First record of fossil basidiomycete clamp connections in cordaitalean stems from the Asselian–Sakmarian (lower Permian) of Shanxi Province, Nor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66, 353-260. doi: 10.1016/j.palaeo.2016.11.050 (黑色箭頭指示鎖狀聯合結構) 
保存在科達莖幹(Shanxioxylon sp.)初生木質部中的擔子菌類菌絲。但這一時期形成大量的工業開采煤層的原因眾說紛紜。
近期,其中一個普遍接受的觀點是由於具備分解木質素能力的傘菌綱真菌演化遲滯,當前研究揭示早在早二疊世(甚至可能更早),是能夠分解植物體內木質素的最重要的真菌類群。我國華北石炭-二疊紀大量煤炭形成真正的原因並非是傘菌綱真菌的“演化遲滯”,經過室內切片、導致了該時期大量的植物遺體無法被分解,具隔,其次是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量的較高的初生壁被分解,菌絲分叉、從而導致了大量的泥炭堆積,潮濕的氣候以及合適的沉積環境體係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還保存了傘菌綱擔子菌類所特有的鎖狀聯合結構。(黑色箭頭指示鎖狀聯合結構)" src="http://www.uux.cn/attachments/2017/03/1_201703151830261N61J.jpg" border="0">
保存在科達莖幹(Shanxioxylon sp.)髓部細胞中的擔子菌類菌絲。擔子菌類是最主要的分解者之一,



